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16)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宗德贾红彦刘洋古淑香杜凤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核
  • 4篇胸膜
  • 4篇辅助诊断价值
  • 4篇干扰素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胸膜炎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细胞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流式细胞术检...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斑点
  • 2篇免疫斑点
  • 2篇免疫酶技术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机构

  • 7篇北京市结核病...
  • 3篇北京结核病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8篇张宗德
  • 5篇贾红彦
  • 5篇刘洋
  • 4篇古淑香
  • 3篇邢爱英
  • 3篇傅瑜
  • 3篇杜凤娇
  • 3篇王甦民
  • 2篇刘菲
  • 2篇马玙
  • 2篇陈曦
  • 2篇戈启萍
  • 2篇张继增
  • 2篇刘忠泉
  • 2篇曹廷明
  • 2篇韦攀健
  • 1篇杜风娇
  • 1篇李卫民
  • 1篇郑素华
  • 1篇郑晓静

传媒

  • 3篇结核病与胸部...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酶联免疫斑点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PEMC中CD4+T淋巴细胞分泌或产生IFN—γ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和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疾病对照组)PELVIC,经克隆表达的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称“E/C”)刺激后,用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细胞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和流式细胞术(FCM)结合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产生IFN-γ细胞比率,并比较这2项指标在结核组和疾病对照组间的差异,同时评价2种方法检测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效能。结果PEMC经E/C刺激后用ELISpot检测结核组SFC数量为205(125-450)SFC/5×10^4PEMC,疾病对照组为5(2~18)SFC/5×10^4PEMC,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0,P〈0.01);FCM检测结核组CD4+T淋巴细胞产生1FN—Y细胞比率为3.27%(1.81%-7.34%),疾病对照组为0.12%(0.06%-0.46%),两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0,P〈0.01)。ELISpot检测PEMC经E/C刺激后分泌IFN-γ的敏感度为92.5%(37/40)、特异度为80.0%(24/30)、阳性预测值为0.86、阴性预测值为0.89、阳性似然比为4.63、阴性似然比为0.09和准确度为87.1%;FCM检测经E/C刺激后产生IFN-γ的敏感度为87.5%(35/40)、特异度为90.0%(27/30)、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84、阳性似然比为8.75、阴性似然比为o.14和准确度为88.6%。结论经E/C刺激后,用FCM和ELISpot检测CD4+T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IFN—γ细胞的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且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辅助诊断价值。
杜凤娇戈启萍韦攀健贾红彦邢爱英杜博平古淑香张宗德
关键词:胸膜免疫酶技术流式细胞术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5个蛋白抗原:ESAT-6、CFP-10、ESAT-6/CFP-10融合蛋白(E/C)、Rv3873和Rv3879c共同孵育,进行ELISPOT试验,检测经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效应T淋巴细胞(即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ESAT-6-ELISPOT、E/C—ELISPOT、CFP-10-ELISPOT、Rv3873-ELISPOT和Rv3879c—ELISPOT每孔的SFC分别为27(13-65),26(12-52),34(18-79),26(8~50)和11(1~24),均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1(0~2),2(0~4),2(1~4),3(1~6)和1(0~3),均有P〈0.01。5个抗原中E/C的敏感度最高92.7%,ESAT.6和Rv3879c的特异度最高93.O%,ESAT-6的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ESAT-6联合新抗原Rv3879c的ELISPOT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其特异度易受MTB潜伏感染的影响。
杜凤娇陈曦刘菲刘洋曹廷明刘忠泉贾红彦邢爱英杜博平古淑香马玙张宗德
关键词:胸腔积液
肺结核患者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与γ-干扰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关系
2010年
目的 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的关系.方法 2007年1-12月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25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18例PPD阳性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离外周血中CD3+细胞,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EMSA)和竞争性EMSA分析CREB及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情况,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研究MTB抗原在体内状态下能否诱导CREB产生并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表达水平及MTB抗原诱导CREB磷酸化.结果 肺结核组25例中有18例缺失低迁移率条带,说明其缺少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蛋白,竞争性EMSA试验结果证实该蛋白复合体中含CREB;对照组中10例有204 bp的PCR产物,肺结核组中有12例缺失该产物,提示其缺少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CREB;肺结核组有20例未见CREB表达,且所有病例CD3+T细胞在MTB抗原刺激时不能诱导磷酸化CREB蛋白的产生.结论 CREB蛋白可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区结合,肺结核患者缺少与γ-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CREB蛋白.
刘洋张继增王甦民傅瑜张宗德
关键词:结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及其在结核病免疫调控研究中的进展
2010年
人类许多疾病都伴有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细胞对外部或内部刺激发生应答的方式,涉及基因组DNA和一系列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调控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它是众多反式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刘洋傅瑜王甦民张宗德
关键词:免疫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结核病基因组DNA功能基因组学顺式作用元件
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在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及位点筛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对于北京家族菌株占绝大多数的感染人群,评价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分析(multiple loci VNTR analysis,MLVA)中不同位点组合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分型研究中的应用。并以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为参照,筛选有效位点。方法分别采用IS6110-RFLP、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及MLVA不同位点组合对北京海淀区收集的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比较3种方法及MLVA不同位点组合的分型效果。结果 45株MTB分离株中86.7%为北京家族菌株,Spoligotyping和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 interpersed repetitive units,MIRU)-12系列的HGI(Hunter-Gaston Index)值分别为0.4313和0.8700,将45株MTB菌株分为10个和23个基因型。VNTR-9系列和IS6110-RFLP的分型结果一致,HGI值较高,为0.9980,将45株MTB菌株分为43个基因型。结论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在北京海淀区呈高水平流行。对于北京地区北京家族菌株占绝大多数的感染人群,VNTR-9系列MLVA是较为简便和高分辨率的分型方法 ,其分辨率能够达到MTB基因分型"金标准"IS6110-RFLP水平。
郑晓静郑素华杜博平贾红彦李卫民丁北川王甦民张宗德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酶联免疫斑点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PEMC中CD+4T淋巴细胞分泌或产生IFN-γ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分离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和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疾病对照组)PEMC,经克隆表达的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称"E/C")刺激后,用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细胞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和流式细胞术(FCM)结合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产生IFN-γ细胞比率,并比较这2项指标在结核组和疾病对照组间的差异,同时评价2种方法检测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效能.结果 PEMC经E/C刺激后用ELISpot检测结核组SFC数量为205(125 ~450)SFC/5×104PEMC,疾病对照组为5(2~18)SFC/5×104PEMC,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0,P〈0.01);FCM检测结核组CD+4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细胞比率为3.27%(1.81%~7.34%),疾病对照组为0.12%(0.06%~0.46%),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0,P〈0.01).ELISpot检测PEMC经E/C刺激后分泌IFN-γ的敏感度为92.5%(37/40)、特异度为80.0%(24/30)、阳性预测值为0.86、阴性预测值为0.89、阳性似然比为4.63和阴性似然比为0.09,准确性为87.1%;FCM检测经E/C刺激后产生IFN-γ的敏感度为87.5%(35/40)、特异度为90.0%(27/30)、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84、阳性似然比为8.75和阴性似然比为0.14,准确性为88.6%.结论 经E/C刺激后,用FCM和ELISpot检测CD+4T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IFN-γ细胞的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杜风娇戈启萍韦攀健贾红彦古淑香张宗德
关键词:胸膜免疫酶技术流式细胞术
肺结核患者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与Y-干扰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关系
2010年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的关系。方法2007年1—12月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25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18例PPD阳性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离外周血中CD3+T细胞,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EMSA)和竞争性EMSA分析CREB及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情况,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研究MTB抗原在体内状态下能否诱导CREB产生并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Westernblot法检测CREB表达水平及MTB抗原诱导CREB磷酸化。结果肺结核组25例中有18例缺失低迁移率条带,说明其缺少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蛋白,竞争性EMSA试验结果证实该蛋白复合体中含CREB,对照组中10例有204bp的PCR产物,肺结核组中有12例缺失该产物,提示其缺少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CREB;肺结核组中20例未见CREB表达,且所有病例CD3+T细胞在MTB抗原刺激时不能诱导磷酸化CREB蛋白的产生。结论CREB蛋白可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区结合,肺结核患者缺少与Y-干扰素基因近端启动子结合的CREB蛋白。
刘洋张继增王甦民傅瑜张宗德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PEMCs),经早期分泌抗原靶6kD(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kD(CFP-10)、ESAT-6/CFP-10融合蛋白(E/C)、Rv3873和Rv3879c5个蛋白抗原共同孵育,进行ELISPOT试验,检测经抗原刺激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效应T淋巴细胞(即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ESAT-6-ELISPOT、E/C-ELISPOT、CFP-10-ELISPOT、Rv3873-ELISPOT和Rv3879c-ELISPOT每孔的SFC数量分别为27(13~65)/5×104,26(12~52)/5×104,34(18~79)/5×104,26(8~50)/5×104和11(1~24)/5×104,均显著高于恶性胸膜积液组[1(0~2)/5×104,2(0~4)/5×104,2(1~4)/5×104,3(1~6)/5×104和1(0~3)/5×104,P均<0.01]。5个抗原中E/C的敏感性最高(92.7%),ESAT-6和Rv3879c的特异性最高(均为93.0%),ESAT-6的诊断准确性最高(91.8%)。结论 ESAT-6联合新抗原Rv3879c的ELISPOT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其特异性易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影响。
杜凤娇陈曦刘菲刘洋曹廷明刘忠泉贾红彦邢爱英杜博平古淑香马玙张宗德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胸腔积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