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0-3)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杨荣仲李杨瑞段维兴周会刘昔辉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甘蔗
  • 2篇选育
  • 2篇杂种
  • 2篇杂种鉴定
  • 2篇耐寒
  • 2篇耐寒性
  • 2篇割手密
  • 2篇后代
  • 2篇斑茅
  • 2篇SSR
  • 1篇低温灾害
  • 1篇新植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DNA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种后代
  • 1篇灾害
  • 1篇早熟

机构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李杨瑞
  • 7篇杨荣仲
  • 5篇段维兴
  • 5篇周会
  • 4篇张革民
  • 4篇宋焕忠
  • 4篇张荣华
  • 4篇方锋学
  • 4篇刘昔辉
  • 3篇罗霆
  • 3篇高轶静
  • 2篇王维赞
  • 2篇谭裕模
  • 2篇贤武
  • 2篇雷敬超
  • 2篇吴杨
  • 1篇刘要鑫
  • 1篇李翔
  • 1篇陆国盈
  • 1篇王泽平

传媒

  • 2篇中国糖料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种质资源自然条件下耐寒性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解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种质资源圃(南宁)保存的400份甘蔗种质材料的耐寒性表现,在2008年初低温灾害的自然条件下,以蔗茎节间受害指数和节间生长点受害指数为基础,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将参试材料分为不同耐寒性表现类群。结果表明,2008年初的低温灾害属于阴雨霜冻类型,400份甘蔗种质材料可分为5个耐寒性表现类群,耐寒性强的材料有226份(56.50%),耐寒性较强的材料有103份(26.75%),耐寒性一般的材料有53份(13.25%),耐寒性较差的材料有7份(1.75%),耐寒性差的材料有7份(1.75%)。可构建甘蔗耐寒性指数(CTI):CTI=0.3×节间受害指数+0.7×节间生长点受害指数。节间生长点对低温伤害的敏感性高于蔗茎节间组织,建议作为耐寒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甘蔗耐寒性指数可以用于评价阴雨霜冻灾害下甘蔗种质材料的耐寒性。
周会雷敬超桂意云贤武梁强杨荣仲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耐寒性低温灾害
特早熟、特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5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3年
桂糖35号是近年来育成的高产高质甘蔗品种,具有特早熟、高糖、糖分稳定、蔗汁品质好、甘蔗纤维分高、脱叶、不开花、不孕穗、抗性强等特性。广西区试结果表明:桂糖35号含糖量为15.12 t/hm2,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85%,显著高于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蔗汁还原糖为0.17%,甘蔗纤维分为13.81%,10月份蔗汁重力纯度为84.81%。
谭芳黎焕光谭裕模杨荣仲王伦旺周会李翔唐仕云黄家雍黄海荣经艳贤武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新品种桂糖33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12年
桂糖33号(原编号桂糖02-770)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桂糖69-156×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中熟、高糖、丰产、易剥叶等优良特性。2008—2009年广西区试结果显示,平均蔗茎产量114.83 t/hm2,分别比对照种CK1(ROC22)和CK2(ROC16)增产13.01%和22.90%,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9.64%和17.02%。其中,新植蔗产蔗量为118.92 t/hm2,分别比CK1和CK2增产16.47%和26.19%;平均含糖量为16.42 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14.58%和21.63%。该品种适应性广,蔗茎粗大且生长均匀,增产幅度大。该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桂糖33号。
段维兴张革民方锋学何红闭少玲刘海斌李杨瑞杨荣仲谭裕模宋焕忠刘昔辉张荣华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选育
甘蔗与河八王属间杂种的SSR标记鉴定被引量:12
2012年
以甘蔗属优良甘蔗新品种(系)为母本,以收集于广西的河八王属材料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SSR标记对获得的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从70对甘蔗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用于对5个甘蔗×河八王组合的57个杂交后代植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有14株具有双亲特征带,确定为真杂种。SSR标记可用于甘蔗河八王杂种真实性鉴定,研究结果为甘蔗野生种质河八王属植物的杂交利用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昔辉方锋学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高轶静区惠平雷敬超罗霆段维兴张革民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SSR杂种鉴定
甘蔗叶绿体DNA微卫星在禾本科中的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开发甘蔗属内及近缘属叶绿体微卫星,或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以甘蔗叶绿体SSRs(chloroplast simple sequence repeats,cpSSRs)及其侧翼序列为参照,应用BLAST程序对18种禾本科植物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甘蔗cpSSR在禾本科中的进化。结果表明,cpSSRs及其两侧翼区域是进化过程中发生突变的热点区域,禾本科植物cpSSRs的数量在进化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但在亚科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在禾本科叶绿体基因组不同结构位置中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IR)中的cpSSRs在进化过程中稳定程度最高,小单拷贝(small single copy,SSC)中的cpSSRs稳定程度次之,大单拷贝(large single copy,LSC)中的cpSSRs稳定程度最低;编码区中cpSSRs的稳定性远远高于非编码区,非编码区为cpSSRs突变发生的主要区域;应用编码区cpSSRs信息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最为精确,在涉及亚科以上水平的进化分析时使用非编码区的cpSSRs信息可能会造成结果有误。
吴杨周会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禾本科叶绿体微卫星
甘蔗近缘属种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叶绿体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甘蔗近缘属种系统进化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甘蔗近缘属种系统进化提供参考。【方法】以14个甘蔗近缘属种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序分析其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应用BLAST分析其在禾本科中的变异情况。【结果】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14个甘蔗近缘属种材料间的同源性为100%,属于高度保守区域,但在禾本科各亚科间表现出一定的变异,且在各亚科中都存在其特异的变异位点。【结论】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甘蔗近缘属种间属于高度保守的区域,不适合用于甘蔗近缘属种间系统进化的分析,但可为禾本科亚科系统进化的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
吴杨周会李杨瑞
关键词:RDNA
阴雨霜冻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为了解阴雨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及评价品种的耐寒性,选用国内外35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阴雨霜冻甘蔗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在低于0℃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1/3左右的条件下,叶片受害最重,基部蔗茎中度受害,梢部蔗茎受害较轻。相关分析发现阴雨霜冻性状仅与出苗率、甘蔗锤度和绿叶数等少数前期性状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低;梢部茎长冻损率与绿叶百分率、基部节间冻损率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基部节间冻损率、+1^+4叶绿叶百分率进行阴雨霜冻耐寒性评价较为适宜。聚类分类后的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选育的甘蔗品种,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用耐寒亲本,选育的甘蔗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好以上的几率将不低于40%;选用非耐寒亲本,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差以下的几率将高达70%以上。
杨荣仲李杨瑞王维赞杨丽涛梁阗周会黄杏罗亚伟莫磊兴
关键词:甘蔗耐寒性
2012年南宁、河池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西北的河池、桂南的南宁蔗区的5个县19个点甘蔗出苗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河池蔗区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8.37万hm2,比2011年增加3730hm2,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面积占52.07%;南宁蔗区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16万hm2,比去年增加8960hm2,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面积约占90%。2012年的苗情优于2011年新植蔗,667m2苗数比去年多2500苗以上,宿根蔗的667m2苗数比去年多2000苗左右;螟害枯心率高于去年,南宁蔗区的枯心率(9.17%)高于河池蔗区(4.68%),两蔗区黑穗病发生有加重的趋势,随着原料蔗收购价格的升高,蔗农的管理积极性提高。
段维兴王泽平刘要鑫黄绍辉王维赞陆国盈
关键词:甘蔗新植宿根
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以斑茅GXA87-36(♀)与割手密GXS79-9(♂)杂交获得的经形态鉴别为真杂种的后代材料GXAS07-6-1(斑茅割手密杂合体)及其双亲为材料,利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以及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斑茅GXA87-36、割手密GXS79-9及其杂种后代遗传位点的传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XA87-36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0,GXS79-9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4,其杂种GXAS07-6-1染色体2n=62,其杂交的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n;筛选出3对SSR引物和5对SRAP引物可分辨后代的真伪;利用71对SRAP引物扩增后代和双亲,检测到1095个遗传位点,多态性位点数为800;母本有279个位点,其中有79%传递给其后代;父本有439个位点,其中有73%传递给后代;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双亲间为0.474,后代与母本、父本间分别为0.696、0.752,表明后代GXAS07-6-1偏向父本遗传。
刘昔辉方锋学高轶静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方位宽段维兴罗霆张革民李杨瑞
关键词:斑茅割手密杂种鉴定SSRSRAP
甘蔗与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后代的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18
2012年
为有效利用甘蔗野生种质拓宽甘蔗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甘蔗与斑茅割手密复合体进行杂交,同时应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和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其后代。两种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相互印证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中,经表型鉴定含斑茅血缘的34个后代为真杂种。该真杂种后代为进一步综合利用斑茅、割手密的优异基因改良甘蔗品种提供了优良的创新种质。
高轶静方锋学刘昔辉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罗霆段维兴游建华张革民
关键词:甘蔗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