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018)
- 作品数:27 被引量:187H指数:8
- 相关作者:段超孙炜李锦云黎帅王玉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探索——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被引量:11
- 2018年
- "西兰卡普"传统传承出现危机,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展示、利用和创新,知名度、利用领域、技法、传承模式均出现积极变化,但也表现出文化传播效果要高于文化传承效果、数字化技术种类待丰富、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保护和营造结合差的不足。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应注意多渠道共同传承,做好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营造。
- 莫彦峰莫代山
- 关键词: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传承
-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形态被引量:4
- 2015年
-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输出随时代的发展,其传播形态也不断变化和完善。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体及形态出现多样化的特征。较全面地梳理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和形式。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已基本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形态并存的传播格局,其传播形态主要有两大类,即实体传播和符码传播。
- 李锦云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 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被引量:11
- 2016年
- 近年来,在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古建筑受损、非物质文化消解、古镇空心化、开发过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古村镇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关键是保护古村镇的文化场域。因此,要立足于自然场和社会场两个方面,科学地保护和建构少数民族古村镇的文化场域。
- 段超洪毅孙炜
- 关键词:文化变迁文化场域
- 汉魏六朝时期神农炎帝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被引量:4
- 2014年
- 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神农炎帝文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大变化,即炎帝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神农在农业文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神农炎帝文化明显丰富,有关神农炎帝的信息明显增多。影响神农炎帝文化传承的原因是民众意愿、社会政治、农业发展、时间与空间、人群与书籍。
- 王玉德尹阳硕
- 关键词:汉魏六朝优秀文化文化传承
- 传说在历史现场中的记忆与失忆——以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经历了从明代至今的传承过程,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对收集到的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进行梳理、比对,发现无论社会生境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围绕仗鼓舞所产生的民俗事象,其历史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关于仗鼓舞起源的历史记忆由时间的远端向近端推移的过程中在传说文本里呈现出衰减现象,仗鼓舞起源传说最终在现代文本里失忆。
- 欧阳岚
- 关键词:传说历史现场记忆失忆
- 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被引量:19
- 2014年
- 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30余年的学术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概念到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两大方面对既往研究进行梳理,并予以评析,借此提出几点展望。
- 姚磊
- 关键词:文化传承
- 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实践及其理论省思——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被引量:7
- 2014年
- 武陵山区推行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名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间艺术之乡、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等多种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模式。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存在着保护与发展难以兼顾,理念存在缺陷,策略与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应深刻认识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反思其理念和策略,思考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民族地区乡土文明的存续、转型与发展。
- 李然
- 关键词:民族村寨乡土文明民族地区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承场的构建研究——以广东连南县油岭排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承场包括自然传承场和社会文化传承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传统传承场损坏严重,发生变迁甚至消失;现存传承场得以保护和复兴,新传承场得以构建和发展。应围绕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构建村寨传承场,壮大传承场的构建主体、完善构建内容和丰富构建方式,促进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 罗晓琴
- 地方戏传承的场域变迁与实践选择被引量:6
- 2020年
- 地方戏是农耕社会时期由一定地域的乡土文化孕育而成的地方艺术,并在其创造者们的生存实践中获得了传承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赖以生存的乡土场域的逐步消解,地方戏陷入了日益严重的传承危机。通过对地方戏在乡土场域中传承的实践逻辑及其进入现代社会后的艰难适应进行比较性解读,尝试以“现代入域”的实践策略来解决它面临的传承困境,为地方戏的传承研究补充新的视角和阐释范式。
- 姚磊
- 关键词:文化传承地方戏
- 云南彝族火把节现代传承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5
- 2019年
-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中表现形式最为隆重的节日。目前,云南楚雄彝族举行火把节大致分为政府主导、政府引导与村民主导、旅游企业主导三种不同形式。总体来看,火把节文化传承与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既要推动传承方式上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又要注重传统节日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还要以"政府引导、民间主导、商家学者参与"的方式,平衡各方需求,推动民间火把节观念及习俗的发展与创新。
- 敖慧敏
-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节日文化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