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2031)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郭英杰王文周丽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互文
  • 5篇戏仿
  • 4篇诗歌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新诗
  • 1篇性学
  • 1篇学习者
  • 1篇学习者自主
  • 1篇学习者自主性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渊源
  • 1篇政治
  • 1篇中国当代大学...
  • 1篇中国诗歌
  • 1篇诗人
  • 1篇诗学

机构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作者

  • 10篇郭英杰
  • 7篇王文
  • 1篇周丽艳

传媒

  • 6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仿与超越——庞德对叶芝象征主义风格的习得性研究
2015年
本文借助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对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与庞德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旨在说明:在庞德一生的创作当中,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对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庞德对叶芝象征主义风格不只是形式方面的模仿,还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超越。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1)庞德早期的诗歌创作,如《归来》、《树》、《白色牡鹿》等明显具有象征主义特色;(2)庞德"意象派"及"漩涡派"诗歌理论的创建,与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一文中的诗学思想有互文性的内容;(3)庞德的代表作《诗章》,不仅有叶芝式的象征主义的诗歌语言,而且频繁出现有关叶芝的各种"故事"情节,暗示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对他的潜在作用一直在继续。
郭英杰
关键词:《诗章》象征主义
互文与戏仿视阈下20世纪中美诗歌的历史分期
互文与戏仿是解读20世纪中美诗歌的独特视角。本文认为20世纪中美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动态地分为四个时期:(1)1901年—1919年,中国诗歌是美国诗歌互文与戏仿的对象;(2)1920年—1949年,中美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出现...
郭英杰王文
关键词:互文戏仿
文献传递
1919—1949年美国诗歌对中国诗歌的互文与戏仿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拟从互文与戏仿视角对1919—1949年美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旨在说明:1919—1949年美国诗歌对中国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具有丰富和鲜活的内容,表现在:(1)庞德掀起的《神州》风愈吹愈烈,呈现出巨大的张力;(2)中国儒、道、禅的译介和传播在美国焕发出勃勃生机;(3)戏仿中国古诗成为美国新诗诗人与学院派诗人抗衡的重要途径;(4)中国诗歌使美国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1919—1949年中美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具有文学史上的特殊性:对中国诗歌来说,由于外部环境稳定性欠缺,造成对美国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动力不足;相比之下,该时期的美国诗歌对中国诗歌的互文与戏仿实现了文本的狂欢。
郭英杰
关键词:互文戏仿
从“父亲”到“宇宙心灵”:李立扬诗歌中超越族裔的家园意识被引量:1
2016年
贯穿在李立扬诗歌创作中的一条主线是家园意识,表现为两个向度的思考:一是对故乡、历史的回看;二是对此在、当下的感知和体悟。前者弥散在他对以父亲形象为代表的家国历史的回顾中,形成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归乡"冲动;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发幽探微、超越族裔甚至个体的存在意识,渗透在他对"宇宙心灵"的阐释中,是一种感念天地之忧的乡愁情怀。
周丽艳王文
关键词:华裔诗人家园意识
互文性视角下1919~1949年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元素
2014年
本文借助互文性理论对1919~1949年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初步探讨,旨在说明:美国诗歌不仅戏仿中国诗歌的主题和形式,还戏仿中国诗歌的语言、思维和呈现方式;中国艺术在美国新诗运动中发挥了媒介作用;美国新诗诗人通过译介中国古典诗人和作品以及中国“诗话”和诗学理论,获得了诗性熏陶;这期间到美国的中国学者及留学生代表“开眼看世界”,其思想与作品对美国新诗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欧洲大陆出现较有影响力的中国诗译本,为美国新诗继续蓬勃发展带来福音。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文本互文性是研究1919~1949年中美诗歌关系的独特视角,不仅表明中美诗歌文本之间存在着内部联系,还影射了二者之间存在对话性和融通性。
郭英杰
关键词:互文
互文与戏仿:历史渊源和中西诗学对话
2012年
本文采用中西诗学比较的方法,对互文与戏仿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与解读,旨在说明中西诗学文本内部互文与戏仿的本质,同时对中西诗学对话的客观性予以讨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描述互文与戏仿在中西文化背景中的意义为学术界提供参照;此外,从文本的"建构与解构"、"复调性"、"经典与反经典"等论述出发,为读者呈现中西诗学对话中互文与戏仿的个性特点。
郭英杰王文
关键词:互文戏仿中西诗学
试论惠特曼的“泛性观”及其表现形式
2012年
惠特曼的"泛性观"具有先验性。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惠特曼的"泛性观"已与大众传媒和现代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惠特曼先于达尔文和弗洛伊德,预见并描述了人类性发展的4种基本形式:自恋、异性恋、同性恋和宇宙恋,奠定了他在世界性学发展史上的先驱地位。
郭英杰
关键词:惠特曼
政治互文下的《比萨诗章》
2012年
《比萨诗章》是庞德《诗章》最引人瞩目和主题最有争议的部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政治性。虽然它是庞德精神遭受重创和打击,"痛定思痛"之后写成的心灵"教科书",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的互文式表达和反思。政治的隐形书写和癫狂表达就是庞德在《比萨诗章》中对其"痴""狂"的政治的互文性解读。
郭英杰王文
关键词:政治互文
庞德《比萨诗章》中的互文与戏仿
2013年
《比萨诗章》是庞德代表作《诗章》中的精华,被誉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丰碑。《比萨诗章》具有明显的互文风格,影射着诗人绮丽美好但又悲观绝望的梦想;同时,它又有戏仿的痕迹,通过戏说古往今来的历史故事、五大洲四大洋的典故传说,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进行隐喻式解读。《比萨诗章》是庞德杰出才华和鲜明个性的集中展示,其登峰造极的互文与戏仿风格,究其形式,主要反映在隐形书写、复调式表达、文化逻各斯之解构、碎片式宏大叙事等几个方面。
王文郭英杰
关键词:互文戏仿
试论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模式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可适性及其在该模式中的角色转换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模式是以"自主性学习"和"学习者自主性"理论为依托,通过大学英语学习者自觉习得语言、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并有的放矢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自主地建构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的一种学习模式。我国当代大学生受传统教育...
郭英杰王文
关键词:中国当代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学习者自主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