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1AA21529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宋后燕贺进田王改珍狄静芳徐瑞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葡激酶
  • 1篇突变体
  • 1篇重组葡激酶
  • 1篇微球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分析
  • 1篇免疫吸附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红外光谱法
  • 1篇复性
  • 1篇傅里叶变换红...
  • 1篇傅里叶变换红...

机构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3篇王改珍
  • 3篇贺进田
  • 3篇宋后燕
  • 1篇徐瑞光
  • 1篇狄静芳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PLGA微球中葡激酶突变体(K35R)的二级结构被引量:7
2006年
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的PLGA微球,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定量研究了PLGA微球内DGR的二级结构。将可增强分辨率的傅里叶去卷积技术与高斯曲线拟合技术共同用于对微球内DGR酰胺Ⅰ带的定量分析,发现DGR酰胺Ⅰ带共包含9个红外吸收峰,并对各组份进行了归属。此外,还对微球内DGR结构稳定性相关的1 623和1 650 cm-1吸收峰进行了讨论。
贺进田王改珍宋后燕
关键词:葡激酶微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重组葡激酶突变体K35R纯化过程中宿主菌菌体蛋白残余量的免疫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是双功能葡激酶突变体,是正在开发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药.为检测DGR纯化过程中宿主菌菌体蛋白的残留,建立了宿主菌菌体蛋白的免疫分析方法.用所制备的宿主菌菌体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菌体蛋白的抗血清。使用SDS—PAGE和基于抗血清的免疫印迹方法检测DGR纯化过程中菌体蛋白的去除.进一步建立了对宿主菌菌体蛋白灵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其检测线性范围是5-100μg/L,并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了纯化过程中中间产物和纯化产品中菌体蛋白的含量.
贺进田王改珍狄静芳徐瑞光宋后燕
关键词:葡激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葡激酶突变体Y_1-Sak的体外变复性研究
2006年
具有低免疫原性的双功能葡激酶突变体Y1Sak(△15,S16K,K74A,E75A,R77A,K109R,F111D)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为包涵体,必须进行体外变复性才能得到活性.详细研究了复性方式、pH、温度、复性的初始蛋白浓度和添加L精氨酸对Y1Sak的体外变复性的影响,发现复性温度和添加的L精氨酸对Y1Sak的复性有重要的影响.经过工艺优化后,Y1Sak的纯化活性回收率达到40%左右,蛋白比活性由20 kU/mg提高到53 kU/mg.用动态光散射分析发现,工艺优化后复性的高比活性Y1Sak的水合动力学半径与野生型葡激酶相近,分子基本处于单体状态.
贺进田王改珍宋后燕
关键词:复性包涵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