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8050703550902)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吴萌萌刘存志管莉萍王麟鹏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针刺
  • 1篇鼠模型
  • 1篇足三里
  • 1篇足三里穴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脑功能
  • 1篇痉挛
  • 1篇痉挛模型
  • 1篇肌电
  • 1篇肌电图
  • 1篇夹脊
  • 1篇夹脊穴
  • 1篇功能性
  • 1篇功能性磁共振
  • 1篇磁共振
  • 1篇大鼠模型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吴萌萌
  • 1篇王麟鹏
  • 1篇刘存志
  • 1篇管莉萍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卒中后痉挛模型的初步构建及针刺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初步构建卒中后痉挛大鼠动物模型,并分析早期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并改进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采用Zea Longa评分标准评价动物的神经功能,生理记录仪观测大鼠肌张力的变化,并分析针刺夹脊穴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的平均H波最大波幅值明显升高,呈现高肌张力状态。针刺干预可明显逆转上述异常改变。结论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作的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具有稳定性强、存活期长等优点,是进行卒中后痉挛基础研究和疗效评价的理想模型。早期针刺夹脊穴可改善痉挛大鼠的高肌张力状态。
吴萌萌管莉萍王麟鹏
关键词:大鼠模型肌电图针刺夹脊穴
足三里穴与脑功能相关性研究概况被引量:18
2011年
足三里穴取穴方便、作用广泛,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病变的常选穴位。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分别从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足三里穴的中枢作用机制,分析足三里穴与脑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针刺足三里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思路和方法。
吴萌萌刘存志
关键词:足三里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