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60053)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李颖孙发成李明泉张安华马凌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民俗
  • 8篇民俗艺术
  • 6篇艺术
  • 6篇艺术传播
  • 4篇传播生态
  • 2篇影视
  • 2篇影视艺术
  • 1篇当代社会
  • 1篇信仰
  • 1篇演艺
  • 1篇艺术理论
  • 1篇艺术美
  • 1篇艺术美学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学
  • 1篇语境
  • 1篇渊源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支持
  • 1篇软实力

机构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东南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9篇李颖
  • 1篇帅伟
  • 1篇张安华
  • 1篇孙发成
  • 1篇田言
  • 1篇马凌燕
  • 1篇李明泉
  • 1篇钱卿

传媒

  • 4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民俗研究
  • 1篇戏剧文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艺术百家
  • 1篇美与时代(美...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影视及戏剧艺术的传播被引量:3
2013年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影视及戏剧艺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类别,探究它的现代生存环境的变化,从变化中探索影视艺术传播与产业链延伸之密切关系,以及戏剧艺术传播对于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对于思考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艺术传播的多元化格局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颖
关键词:文化产业软实力影视艺术戏剧艺术艺术传播
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与审美生态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民俗艺术传播是艺术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民间艺术信息源与民俗艺术接收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主要可从民俗艺术传播的本体性、人文性等方面来予以把握;民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审美生态特征,则主要通过诗意化的情感表达、自觉能动的创造力和形式美感三个方面显现出来。
李颖
关键词:民俗艺术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被引量:6
2014年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及影视艺术等艺术路径实现对外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创作从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生成新的作品,面向海外传播同时,必定带动其中传统造型艺术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向域外推广的重要艺术路径。文化遗产纪录片、古装影视剧和动画艺术片等影视艺术包含丰富的优秀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是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的传播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扩大海外影响力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艺术的传播路径。
张安华
关键词: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影视艺术
民俗艺术传播生态中的主客体关系论被引量:4
2014年
民俗艺术传播在历时性传承和共时性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他们都是民俗活动中艺术信息传播的主体,他们作为原初性或承变性的主体状态而存在;社会生活是民俗艺术传播的第一客体,民俗艺术作品或成果可称为第二客体,这由民俗艺术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民俗艺术传播生态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辩证的过程,需从实践、认识、价值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规律与内涵。
李颖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传播客体
论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被引量:8
2016年
在媒介的发展推动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发生了衍变,从着重于文化共享过程与风俗传承认同的初始意义,渐变为由媒介科技化介入之后的被表述、被干预的意义呈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民俗艺术能够被媒介能动地反映与创造,而媒介技术的影像传播也造成了民俗艺术传播现场感的缺失与人际交流的淡化,媒介科技化与民俗艺术传播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促进关于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空间"的探寻、阐释与反思。
李颖
关键词:民俗艺术媒介
后技术时代艺术的审美泛化与传播生态被引量:1
2013年
后技术时代,艺术审美泛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艺术的外在表征、创作目的和对于艺术的接受方式上;艺术的传播生态应正视这种变化和由此造成的认同危机,从传播目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为艺术生态环境的和谐构建提供对策;后技术时代的艺术传播要体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精神,最终要表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和生存价值的思考。
李颖田言
关键词:审美泛化艺术传播传播生态审美现代性
略论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究的基础
2013年
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究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传播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和艺术学基础三个方面。传播学理论与实践是其重要的学科支撑之一;生态学理论与观点给予民俗艺术传播和发展研究以重要的启示;艺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究的思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李颖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生态学理论艺术传播艺术学
民俗艺术传播的语境转换与基本维度被引量:6
2016年
民俗艺术虽剥离自民俗学,然其与民俗学千丝万缕的历史关联使其从未脱离对于乡土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民俗艺术广泛且深入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民俗艺术的乡土本位的确立主要源自于社会环境、文化心态和地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影响,而自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民俗艺术存在空间发生改变,民俗艺术从乡土走向城市,其乡土文化气息与特色逐渐向城市文化渗透,民俗艺术的这种转变造成了其传播语境的由乡土本位向消费语境的转换。在语境转换过程中的民俗艺术的传播场域中,呈现出了三个基本的空间维度:精神性维度、社会行为维度和信息技术维度,这三个维度自有特点又相互勾连,在民俗艺术传播的时间坐标中呈现出它们的不可或缺性。
李颖李明泉
关键词:民俗艺术语境维度
中国民俗艺术的传承及政府支持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民俗艺术在当下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有着长久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客观环境。民俗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唤起国民文化记忆的源泉,它的传承事关当前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大计,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应当表现为尊重中国民俗艺术的自身特点,认识和构建民俗艺术的传承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政府定位,并给予全面和有效的制度支持。
帅伟钱卿
关键词:艺术理论民俗艺术传承政府支持
当代社会语境中艺术与品牌跨界的文化思考被引量:5
2015年
当代艺术试图联接商业与资本,在时尚、品牌和媒体之间建立有效的艺术发展的新高地。艺术与品牌、时尚的跨界合作制造新的趋势:品牌借助艺术使得产品具有艺术性,艺术在品牌的资助下拓展新的可能性。这种为目标共同效力的创造性的跨界合作加强了消费者与艺术和品牌的联系,同时艺术与品牌共同成就了新的品位和时尚风向标。
马凌燕
关键词:当代社会艺术美学艺术跨界审美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