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0RJZA052)
-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 相关作者:罗晓红牛廷献万东君王春雨陆璐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癫痫(epilepsy)是以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异常放电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亚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Treg的异常。癫痫患儿外周血Treg增加,目前仍未见Treg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的报道。因此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对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致大鼠癫痫模型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测定,探讨其数量变化与癫痫发作程度的相关性。
- 牛廷献马建霞罗晓红王红义冯小明
- 关键词:红藻氨酸癫痫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亚高原与高原地区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海拔高原地区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的生化指标来探讨MODS的高原性发病特点。方法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在高原地区夏河桑科草原(平均海拔在3100 m)和亚高原地区兰州市(平均海拔在1520 m),动物全麻后,以6μg/kg内毒素(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高原地区的MODS模型绵羊死亡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清的CK、CK-MB、AST、ALT、CRE生化指标明显高出亚高原地区,只有ALP指标亚高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变化基本相近。结论 MODS在伴随着海拔升高的高原地区危害程度更大。
- 王红义冯小明史智勇陆璐牛廷献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生化指标
- 血必净注射液早期干预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高海拔地区老年肺部感染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3、5、7 d化验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观察临床病程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CRP及TNF-α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血必净早期干预,可缩短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病程,提高治愈率。
- 王春雨万东君罗晓红付学锋张新宇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高海拔地区肺部感染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中度海拔和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脾脏、肠粘膜均出现明显炎性改变,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中度海拔MODS组。结论高海拔地区MODS的病理损伤较中度海拔明显加重。
- 万东君牛廷献王春雨付学锋杨艳丽罗晓红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高海拔地区绵羊病理学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CD4^+CD25^+Treg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但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大鼠MODS中的百分比升高,并参与了MODS的病情调节;乌司他丁和血必净能调升CD4^+CD25^+Treg的相对含量。
- 罗晓红万东君冯小明陆璐王红义王春雨牛廷献
- 血必净对大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模型组和XBJ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7%和20%;②与模型组相比XBJ可促进了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IL-1α的表达,且TNF-α和IL-1α高表达集中在6~24 h;③模型组与XBJ组IL-4的表达量在6~12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IL-10在6~48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XBJ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6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XBJ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同时促进TNF-α释放和抑制IL-1α、IL-4和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反应状态。
- 陆璐冯小明王红义牛廷献万东君王春雨罗晓红
- 关键词:血必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炎性因子
- 血必净对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μg/kgLPS于30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C组在静脉泵入LPS前1h、D组在泵入LPS后1h,以2ml/kg血必净(XUEBIJING)注射液静脉滴注,D组1次/d,连续3d。同时,A组静脉泵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LPS静脉泵入后,C和D组绵羊体征表现较B组有所减轻;A、B、C和D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0%、60%、40%和50%:B、C和D三组3h内氧合指数与0h和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B、C和D三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的含量与0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WBC数目3~6h则明显下降(P〈0.01),12h时开始上升,24h后骤然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能改善LPS诱导的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 史智勇罗晓红万东君陆璐王红义牛廷献
- 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组织的变化,初步探讨高原SAP(H-SAP)时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根据海拔不同随机分为2个大组,西安组(X组)和马衔山组(M组),每组24只,再将每个大组随机分为4个小组,假手术组(SO组),SAP-6 h组,SAP-12 h组和SAP-24 h组,每组6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动物模型。分别测定小肠组织TNF-α、IL-10水平;取胰腺及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X-SAP组与M-SAP组相比,TNF-α、IL-10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M-SAP组各时间点胰腺及肠组织的损伤程度均较X-SAP组显著(P<0.05);SAP组胰腺组织与肠组织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902,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M-SAP组大鼠造模后肠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X-SAP组明显。结论:高原缺氧可诱导、加重H-SAP时肠黏膜屏障损伤;TNF-α和IL-10表达失衡可能在H-SAP合并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张盼张方信邓芝云陈嘉屿单体栋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高原缺氧肠黏膜屏障
- 乌司他丁对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护作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21只杜泊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TI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模型组、治疗Ⅰ组和Ⅱ组静脉注射内毒素(6μg/kg),治疗Ⅰ组静脉注射UTI(30000U/kg),1次/d,连续3d,治疗Ⅱ组静脉注射UTI(30 000U/kg),2次/d,连续3d。各组分别于0,1,2,3,6和12h时间点测定动脉氧分压;于0,3,6,12,24,48和72h测定脏器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和血常规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UTI治疗组的氧分压下降幅度小;治疗组AST,ALT,TBIL和Cr的升高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Ⅰ组和Ⅱ组之间各项指标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治疗Ⅰ组和Ⅱ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66.6%、50.0%和33.3%。结论预防性应用UTI能降低内毒素诱导的MODS模型绵羊的死亡率,提高动脉氧分压,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肺、肝和肾等脏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罗晓红万东君牛廷献王春雨付学锋凡春玲陆璐史智勇
- 关键词:乌司他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
- 高原地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绵羊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高原实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方法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I组和实验II组,全麻后,3mg/kg和6mg/kg内毒素(LPS)分别于30min和60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绵羊,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泵入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白细胞数目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70%;3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O.05或P〈0.01);不同时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CK和CK.MB在48h~72h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3h明显降低,之后又明显升高(P〈O.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高原实地绵羊MODS模型。
- 牛廷献万东君陆璐冯小明罗晓红才让草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毒素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