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SH003)

作品数:25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阎耀军程铁信李祥飞张春颜郭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9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社会稳定
  • 4篇社会稳定风险
  • 4篇仿真
  • 4篇城市交通
  • 3篇拥堵
  • 3篇社会
  • 3篇破解
  • 3篇交通拥堵
  • 3篇复杂系统
  • 3篇VISSIM...
  • 3篇城市
  • 3篇城市交通拥堵
  • 2篇社会预测
  • 2篇碳排放
  • 2篇公共
  • 2篇公共危机
  • 2篇犯罪
  • 2篇风险评估
  • 2篇城市化
  • 2篇脆性

机构

  • 2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阿姆斯特丹自...
  • 1篇国防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10篇阎耀军
  • 5篇程铁信
  • 4篇郭涛
  • 4篇张春颜
  • 3篇李祥飞
  • 2篇潘菲
  • 2篇李祥飞
  • 2篇赵颖
  • 2篇李奇
  • 1篇刘雅楠
  • 1篇李春艳
  • 1篇陈敬柱
  • 1篇罗批
  • 1篇王海杰
  • 1篇周雅玲
  • 1篇武菲菲
  • 1篇徐喆

传媒

  • 3篇未来与发展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学习论坛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工程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Journa...
  • 1篇深圳社会科学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与犯罪率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对犯罪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城市化与犯罪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原假设也需要进行调整。利用MSVAR模型方法,对1978—2011年中国犯罪率与城市化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1年中国犯罪率与城市化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存在显著的2区制特征,在区制2(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显著地推动了犯罪率的增长;在区制1(城市化适速发展),二者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郭涛阎耀军
关键词:城市化犯罪率
冲突转型过程中的“执法悖论”与破解思路
2016年
面对各种利益性冲突不断出现的复杂境况,执法者虽然一再增加执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成效却在降低,反而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出现"执法悖论"。为打破这一困境,执法者选择从"强势"执法转向极端"弱势"执法,无论是"主动关爱型"还是"被动挨打型"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突爆发的可能,但无益于深层问题的解决。要想从根本上化解执法主客体之间的冲突,需要从合理定位执法目标、灵活转换执法方式以及拓展执法主体、树立执法权威等多方面入手。
张春颜
城市交通拥堵的街区缓冲定价模型及其仿真
2014年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主干路网供给能力出现严重不足,适当开放一些封闭街区并进行拥堵收费可以作为缓解主干路网交通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区域路网车辆整体运行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缓冲街区的拥堵收费价格为决策变量,以交通弹性需求和动态分配以及缓冲街区路网饱和度等为限制条件,建立了缓冲街区定价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VISSIM软件的仿真求解流程。通过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开放附近街区缓冲并采用模型给出的最优定价方案,既可以分担主干路部分车流从而保障了主干路通畅运行,又不超过缓冲区容量限制,提高了整体路网的运行效率。
程铁信潘菲王海杰陈敬柱
关键词:城市交通街区交通拥堵VISSIM仿真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公共危机预警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公共危机的爆发往往具有演化、衍生等连锁反应,使得传统预警方法很难奏效。复杂系统分析为公共危机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探讨了公共危机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系统崩溃模式和机理,发现社会系统发生崩溃的方式与物理学中由于"熵"值增加导致的崩溃机理类似,可以借助"脆性熵"来衡量社会系统抵御公共危机事件冲击的能力。基于此,提出了结合系统风险解耦分析、智能等级评价、最大熵值计算以及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警方法,可以实现对公共危机事件危害范围的预警。
李祥飞阎耀军
关键词:复杂系统公共危机预警
基于时空分析模型的城市房地产政策区域扩散效应被引量:3
2017年
以全国7个行政区域的114个城市为样本,分别选取不同区域的7个主导城市作为政策受力点进行政策冲击的区域扩散实验。研究以时空扩散模型和事件分析法为基础,模拟主导城市的重要房地产政策的冲击作用在本区域的扩散效应,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区域政策作用力主要向北部城市扩散,应该以刺激性消费政策为主;(2)西北区域扩散范围不大,应慎用限购政策;(3)西南区域扩散范围主要集中在三个城市,房产税政策扩散效果明显;(4)京津冀地区受北京政策的影响并不大;(5)华中地区政策扩散范围较广,公积金类政策扩散性最强,但应慎用限购政策;(6)华东地区政策影响幅度明显,但扩散范围较小,限购类政策扩散最强;(7)华南地区政策影响的地理范围较广,但幅度不大,限购类政策最有效。
李祥飞凯斯.布尔斯马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城市
考虑碳排放的城市交通拥堵定价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及其碳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建立了考虑碳排放的城市交通拥堵定价模型,在优化目标中增加了碳排放成本,并设计了仿真求解算法。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区域拥堵价格,会比不考虑碳排放时的价格高一些,高出的部分价格,可用于补...
程铁信李奇赵颖
关键词:城市交通碳排放VISSIM仿真
文献传递
TEI@I框架下的交通道路脆性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交通道路的重要作用使得其成为受到风险影响后的关键环节,灾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但若能及时监测道路的抗风险能力则能及时调度和部署资源在薄弱环节,则可能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巨大损失。本研究以TEI@I系统分析方法为指导思想,从系统理论出发,提出测量道路交通抗风险能力的熵值监测法。在此基础上引入Hilbert-Huang变换、支持向量机的熵值预测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指导交通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沈书立李祥飞
关键词:HILBERT-HUANG变换交通道路脆性
基于PERT的多因素影响下的项目工期风险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工期风险,提出基于PERT的多因素影响下的项目工期风险评价方法。本文从分析影响项目工期的风险因素出发,对每一风险因素所引起的项目作业拖延时间根据其特征可以给出不同的假设分布,确定各风险因素对作业的影响,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确定项目各路径工期的分布。通过仿真,可以直观、方便地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工期的独立影响和组合影响大小,为项目进度风险控制提供了多角度、多维度的视角。
武菲菲王学海程铁信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工期蒙特卡罗模拟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Providing Crisis Information in China: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Tianjin Fire Incident被引量:2
2017年
This paper focusses 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crisis news after a serious incident in Tianjin, China, in 2015. The incident caused enormous damage and resulted in societal unres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formal media channels. Social media — micro blog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reporting on crisis situations. We divided netizens(i.e., the citizens of the net)into high and low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information-critical level to the crisis news. The data shows information deterioration on the crisis news, related to the netizens’ information-critical level. F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ere is the opportunity to use information quality distortion to make more marginal profits. This is possible only if the citizens’ information stays under a certain quality level. The result is overprovision of low quality news and high quality news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 whereupon adverse selection(i.e., a lack of symmetric information) appears. However, by adopting a process view, we found self-correcting mechanism(i.e., dying out of rumors) of the social media communities in China.We provided a agent-base model and simulation to show that the more media exist in the market, the faster speed of the information deterioration, but also the capacity to ‘discuss’ rumors.
Xiangfei LIKees BOERSMA
敏感领域社会预测的“决策—参谋困境”及其破解
2017年
仿真模拟是预测的前沿方法和技术,但是由于某种保密和统计制度的限制,预测者得不到所需要的数据或真实的数据,那么其"仿真"也就成了"仿假",即使预测方法再先进,其结果也必然荒谬。现代预测作为一种"科学+艺术"的工作,需要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和专业预测工作者合作完成。因为在较大面积信息盲区存在的情况下,其未知空间只能靠领导者的经验和直觉来弥补,但多数领导者对复杂的预测技术往往一无所知,而专业预测者又缺乏必要的情报信息和经验来源。这种来自长官和僚属双边的缺憾常常致使预测工作陷入困境,对此我们称之为"决策—参与困境"。这一困境在社会预测的敏感领域尤其如此。
阎耀军郭涛
关键词:社会预测仿真模拟信息不对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