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2JK0272)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刘鹏康陈娜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丛林
  • 1篇生态困境
  • 1篇生态批评
  • 1篇生态整体主义
  • 1篇他者
  • 1篇文学
  • 1篇无私
  • 1篇无私奉献
  • 1篇现实主义
  • 1篇现实主义文学
  • 1篇母题
  • 1篇樊篱
  • 1篇《老人与海》
  • 1篇澳大利亚文学
  • 1篇悲剧
  • 1篇创作母题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3篇刘鹏康
  • 1篇陈娜

传媒

  • 3篇芒种(下半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老人与海》中的生态困境
2015年
本文拟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既热爱大自然又不得不与自然搏斗的矛盾心理,探究小说中所体现的人类所处的生态困境,彰显作品的现实意义及其昭示的生态意识。
陈娜刘鹏康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困境
丛林樊篱中的悲剧化“他者”
2014年
亨利·劳森开创了19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和丛林文学传统,被尊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灵活运用了短篇小说的形式,以澳大利亚特有的丛林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澳大利亚民族形成时期丛林人的艰难生活。《赶牲畜人的妻子》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一度被奉为早期澳大利亚女性的典范。以往对该作品的解读多从丛林女性的伟大形象切入,颂扬丛林女性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母爱。
刘鹏康
关键词:丛林悲剧现实主义文学无私奉献
论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伙伴情谊被引量:1
2014年
发端于丛林的伙伴情谊作为澳大利亚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成为该国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母题。本文将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变迁过程及其内容与内涵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进而呈现其发展的全貌及其在文学中的特殊地位与深远影响。
刘鹏康
关键词:丛林创作母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