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37)

作品数:10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仁杰路紫郭风华傅学庆张军海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游憩
  • 4篇旅游
  • 3篇环城
  • 2篇生态旅游
  • 2篇俱乐部
  • 2篇乐部
  • 2篇环城游憩
  • 2篇环城游憩带
  • 2篇健身
  • 2篇健身俱乐部
  • 2篇REBAM
  • 1篇电子社区
  • 1篇多尺度
  • 1篇多细节层次
  • 1篇游憩地
  • 1篇游憩空间
  • 1篇语义模型
  • 1篇三维景观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者

机构

  • 10篇河北师范大学
  • 10篇河北省环境演...
  • 3篇河北省科学院

作者

  • 10篇李仁杰
  • 4篇路紫
  • 3篇郭风华
  • 3篇张军海
  • 3篇傅学庆
  • 1篇安颖
  • 1篇李继峰
  • 1篇孙桂平
  • 1篇贺媛媛
  • 1篇马琳贺
  • 1篇曹瑞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旅游学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题公园多细节层次景观语义模型与虚拟表述——以北京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主题公园的虚拟表述不仅要追求与实际景观的视觉接近,更要描述景观结构、演变以及人地关系等景观的地理与生态内涵,但后一层次因缺少理论框架而少有研究。基于景观语义特征的虚拟地理环境思想可以很好的整合两种层次的建模需求。本文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提出了示范园区的虚拟表达对象体系,构建了依据景观特征语义的园区多细节层次模型(Layer of details,LOD),较好的表达整体和局部生态景观特征以及微观生态景观要素的各类语义关系;并且通过不同尺度LOD和景观要素的组合表达,按照不同主题和功能构建虚拟场景和游览过程模型。研究不仅解决了示范园生态教育普及、科技示范和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一体和园区规模、位置、生态容量等限制之间的矛盾;同时说明基于景观特征语义的LOD模型可以较好地改进传统LOD只注重要素细节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地理和生态景观意义。多细节层次景观语义模型为虚拟地理环境思想的具体表达提供了方法学案例,可以方便扩展至其他主题公园、虚拟旅游甚至地理学相关的多种领域。
李仁杰路紫
关键词:LOD主题公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山岳型风景区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方法——以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奇峡谷景区为例被引量:25
2011年
将景观感知倾向性、景观美学与质量评价等研究成果和旅游者感知评价结合,通过定量描述可以感知的生态景观,反向描述旅游者的景观感知程度,提出了景观感知敏感度概念,建立了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模型和基于栅格数据的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方法。在充分考虑影响生态旅游者心理感知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景观可视状态、最佳观赏距离、最佳观赏方位3个视域感知影响因子,和景观类型、资源等级、沉浸式生态景观3个生态感知影响因子,对感知敏感度进行定量描述,反映旅游者的景观感知程度及其空间分异。以数字高程模型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础,生成虚拟三维景观,选择视域分析、空间叠置、缓冲区等方法,设计了基于山岳型风景区的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流程,并选择河北省邯郸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奇峡谷景区进行实验,以验证计算方法和流程的可行性。景观感知敏感度为生态旅游地尤其是山岳型风景区规划中识别旅游者的景观感知强度和空间分异奠定了基础。
李仁杰路紫李继峰
关键词:生态旅游者三维景观
近十年北京环城游憩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根据北京市2008—2009年统计与地图数据获取1172个游憩地样本,在已有游憩地分类基础上构建了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的分类体系,并分析游憩地类型特征与空间结构特征。与10年相关研究对比发现,自然观光游憩地的远城聚集和人文观光游憩地的近城聚集状态没有改变,但类型数量变化较大,当前人文观光与人工娱乐游憩地数量较多,而自然观光类型数量由10年前的第一退至第三位;距城市中心100km处仍是北京ReBAM的外围边界,但游憩地数量波动明显降低;自然观光与人工娱乐类型分布空间向外围扩展了10km左右。类型与空间结构的时间变化说明居民休闲游憩方式不断演变和游憩需求的持续增长。
李仁杰郭风华安颖
关键词:REBAM空间结构
北京环城游憩地类型结构与自然要素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根据北京市城市游憩地发展特点,在已有分类体系基础上,构建了由人文观光、自然观光、人工娱乐、运动休闲和民俗体验5个游憩地一级类型、18个二级类型、部分三级类型的分类体系,1 172个游憩地样本统计显示,人文观光类型数量最多。通过分析游憩地与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关系,发现自然风景区受高程约束较小,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度假村等则明显受高程约束;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游憩地主导类型也发生变化;100 m、500 m9、00 m高程是北京市环城游憩地数量分布的明显分界线。游憩地与河流分布关系密切,其中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自然风景区和度假村近水特征更加明显。游憩地类型和数量特征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典型自然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为游憩地理论发展及城市规划提供支持。
李仁杰郭风华安颖
关键词:游憩地自然要素
旅游个性化推介服务的未来发展:时空一体化被引量:18
2011年
文章在问题解决策略剖析基础上,指出了旅游个性化推介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时空一体化,并认为旅游网站、LBS网站和ESNs 3种平台的整合会成为发展的突破点。以携程网、人人网、切客网等20多个代表性旅游网站、ESNs和LBS网站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类平台当前的发展状态,发现3种平台具有趋向融合的发展态势,阐明了旅游个性化推介服务向时空一体方向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计了"信息检索、个性旅行计划辅助决策、动态结伴同游、商务推介、景区导航、导游实时到岗服务、会员口碑推介、旅游预警"等8项时空一体个性化服务内容,是对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李仁杰路紫
关键词:旅游网站
国内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为研究领域,根据生态旅游概念相对宽泛的特点,选择国内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多级、多准则筛选,获得样本文献,并验证其科学性。文献分析发现:案例研究较多,相关案例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表刊物以经济类最多,地理、旅游类较少;近5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始形成稳定方向。研究总结了四个领域: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总论、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动力的贡献、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贡献、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贡献。国内研究文献认为生态旅游不仅对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尤其表现在生态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区域公平发展的作用。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生态旅游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贡献没有文献涉及,相关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应加强生态旅游等数据统计与监测,丰富研究视角;区域合作研究较少,地理、旅游相关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微观单元较少涉及,应加大微观个体的案例研究。
李仁杰路紫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城市商业游憩网点空间竞争域划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空间竞争域划分方法。在Voronoi图的模型中尝试以网络平台数据作加权因子,使空间竞争域体现互联网中的消费者偏好差异,通过对加权Voronoi图的类型划分和地理学解释,描述竞争环境的空间特征。以北京市健身俱乐部为例,选择大众点评网、爱帮等网络平台信息作为权重因子,构建样本网点的传统Voronoi、互联网信息加权Voronoi计算模型并对比边界线、面积等空间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对城市商业游憩网点的空间竞争力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强度,对Voronoi图空间特征的分类和地理解释可以指示商业网点跨越距离阻碍的消费吸引力及竞争差异,弥补传统加权方法未考虑消费者偏好和购物习惯而对竞争域划分表达不足的缺点。
曹瑞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VORONOI图健身俱乐部消费者偏好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多尺度空间格局被引量:12
2010年
城市健身俱乐部是现代城市游憩空间中的新事物。利用点格局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和地统计分析等软件,分析北京市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特征。最邻近距离系数和样方分析表明,健身俱乐部在全局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聚集,但在行政分区和交通线路分割的单元中,则表现出聚集、随机和离散分布的不同空间格局。1~5km共5个尺度格网单元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尺度效应。样本密度、最邻近距离系数、Moran’sI系数分析发现,样本密度和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其中2km、3km尺度反映的微观形态特征最为显著。证明全局尺度并非分析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的唯一和最好尺度,部分微观单元上空间格局将更明显,格局特征也可能会与全局尺度相反。因此多类型、多尺度统计单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点要素分布的规律。多尺度空间格局研究,为准确描述城市游憩空间中的点要素空间格局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证。
李仁杰郭风华张军海傅学庆贺媛媛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游憩空间
不同评价体系下的成都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基于官方评价与电子社区的对比被引量:3
2013年
已有研究多关注现实空间中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本文则尝试利用互联网信息研究官方期望和公众认知状态下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设计了基于官方评价和电子社区信息的两种评价体系,借助互联网相关信息构建评价指标,计算出不同的综合权重值,用于表征官方与公众对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期望和认知。选取成都市106个乡村旅游地为样本,运用加权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将官方评价和电子社区两种评价体系下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进行识别、探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官方期望与公众认知状态下的成都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既有共性也有明显差异。丰富了信息时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视角。
马琳贺葛梓培李仁杰张军海傅学庆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电子社区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评价体系与北京市实证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基于当前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提出了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的概念,用于描述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与状态。建立了内部结构、区域整合、配套设施、网络空间信息4个准则层和13个指标因子的成熟度评价体系,实现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定量评价,并将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近成熟期、成熟期四个阶段。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距市中心10km为单元,将北京环城游憩带划分13个圈层,对每个圈层进行成熟度评价。结果显示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状态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在成熟度随距离衰减的整体趋势中存在明显波动。40~100km圈层是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相对活跃的区域,也将成为北京城市游憩空间发展的重点区,并趋向成熟。
李仁杰杨紫英孙桂平郭风华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圈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