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2wx017)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林张辉孟勐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清教思想被引量:4
- 2013年
- 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寓言故事,被看作是仅次于圣经的基督教重要经典。《天路历程》记录了基督徒和女基督徒克服艰难险阻,抵挡世俗诱惑,战胜魔鬼威逼,凯旋进入天国的历程。清教思想贯穿于本部作品,主要体现在现世争战观、上帝的救赎和恩典观及"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三个方面。《天路历程》突破了宗教、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为人生提供了指南,为心路历程开启了航标。
- 杨林张辉
- 关键词:《天路历程》清教思想
- 世界、作者、文本、读者——文学批评的轨迹与维度被引量:1
- 2012年
- 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研究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四个维度。在西方文艺历史的不同阶段对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强调和探讨此消彼长,缔造了模仿论、表现论、客观论、实用论。模仿论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主张文学文本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表现论以作者为出发点,捍卫作者对文学文本的阐释权;客观论论证了文本的本体论地位,认为文本是对立于世界、作者和读者的存在;实用论强调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交流的过程。
- 杨林孟勐
- 关键词:模仿论表现论实用论
- 诗歌与哲学在西方文艺史上的论战
- 2014年
- 从古典时期到后现代时期,诗歌与哲学之间始终处于论战状态。诗歌与哲学的论战见证了诗与思的复杂关系,见证了情感与理性、审美方式与经验判断的辩证关系。因此,基于诗歌与哲学在不同时代的辩证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论战焦点,对认识诗歌与哲学在西方文艺史上的关系大有裨益。
- 杨林张辉
- 关键词:诗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