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INT5147)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郑企成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刘录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2篇幼穗
  • 2篇离体培养
  • 2篇基因
  • 2篇DREB1A...
  • 1篇单倍体
  • 1篇导入小麦
  • 1篇幼胚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农杆菌转化
  • 1篇外植体
  • 1篇小麦幼穗
  • 1篇耐盐
  • 1篇耐盐小麦
  • 1篇茎尖
  • 1篇基因枪
  • 1篇基因枪法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刘录祥
  • 5篇赵世荣
  • 5篇郭会君
  • 5篇赵林姝
  • 5篇郑企成
  • 4篇陈文华
  • 4篇王晶
  • 2篇梁欣欣
  • 1篇张举仁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全国作物生物...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的研究初报被引量:20
2007年
为了研究以小麦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选用小麦品种H6756,以茎尖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构建了含有拟南芥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及除草剂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C3300IS-DREB1A,酶切鉴定此载体,结果证明其连接完全正确,具有转录和表达的功能。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共获得247株转化苗。转化苗经除草剂筛选,获得66株抗性苗,对抗性苗进一步进行PCR检测,有30株抗性苗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转化率达到12.1%,初步说明本试验中以小麦茎尖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用于基因转化是可行、高效的。
梁欣欣刘录祥赵林姝张举仁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
关键词:小麦茎尖DREB1A农杆菌转化
基因枪法将DREB1A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正>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可以调控多个与植物干旱、高盐及低温耐性有关的功能基因的表达。因此,利用DREB转录因子改良小麦耐盐及耐早等抗逆性状,...
赵林姝刘录祥梁欣欣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陈文华
文献传递
利用加倍单倍体与核辐射技术培育耐盐小麦
<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将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包含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和配子体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离体筛选、染色体工程和细胞融合等多种新型育种技术在内的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技术...
刘录祥郑企成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王晶
小麦幼穗离体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正> 幼胚目前是小麦基因枪转化的主导受体,但由于幼胚离体培养具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因此寻找获得高效的小麦再生系统是基因枪法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基础。研究表明,小麦幼穗离体培养可获得较高的绿苗分化率,以小麦幼穗为外植体将...
赵林姝刘录祥郑企成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
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两种外植体之间无差异,但幼穗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幼胚。15个基因型幼穗外植体的绿苗分化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幼胚外植体绿苗分化率,表明幼穗是很好的外植体材料。对其中H 6756和H 311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枪转化,结果表明,幼穗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相应幼胚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
赵林姝刘录祥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陈文华
关键词:小麦幼穗幼胚植株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