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卫生厅重点攻关课题

作品数:22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赵晓晖刘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医学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栓子
  • 6篇卒中
  • 6篇微栓
  • 6篇微栓子
  • 6篇细胞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颈动脉
  • 6篇梗死
  • 6篇斑块
  • 5篇血性
  • 5篇他汀
  • 5篇缺血
  • 5篇急性
  • 5篇伐他汀
  • 5篇氟伐他汀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第二...
  • 5篇南通医学院
  • 3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如皋市人民医...
  • 2篇江苏省靖江市...
  • 1篇江苏省荣军医...

作者

  • 19篇黄怀宇
  • 18篇顾承志
  • 11篇黄志东
  • 8篇赵晓晖
  • 6篇刘文华
  • 4篇朱向阳
  • 3篇周永
  • 2篇黄玉宇
  • 2篇庞明志
  • 2篇刘春
  • 2篇周永
  • 2篇程刚
  • 2篇朱连海
  • 2篇李海林
  • 2篇陈海峰
  • 2篇耿晓增
  • 2篇陆建荣
  • 2篇闻应时
  • 2篇高勇
  • 1篇傅震

传媒

  • 3篇中国微循环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ICVD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将138例就诊者分为对照组(25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组(39例)及脑栓塞组(74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ICVD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为ICVD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
闻应时黄玉宇陆建荣刘文华顾承志黄怀宇高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老年脑卒中患者主动脉弓粥样斑块与脑动脉微栓子信号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4年
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赵晓晖
关键词:老年人脑卒中AAA超声心动图
脑梗死患者自动监测微栓子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微栓子与粘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研究对象,通过TCD自动监测微栓子信号(MES)后分为研究组(MES≥7个/30 min)、对照组(MES介于1~6个/30 min)及空白组(未检出MES),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结果研究组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1),且对照组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粘附分子参与了微栓子的形成过程,两者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对防治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黄志东顾承志黄怀宇
关键词:微栓子粘附分子脑梗死自动监测
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1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病程24小时、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sICAM-1。结果:各组sICAM-1于24小时均有明显增高,1周时达高峰,后渐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更高;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最大、最持久。结论:超负荷血糖明显影响ICAM-1在脑梗死病理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控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赵晓晖顾承志黄怀宇
关键词:脑梗死超负荷血糖
氟伐他汀单用及与醛固酮拮抗剂联用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HS-CRP及MMP-9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单用及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养建立兔颈动脉硬化斑块模型。将兔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氟伐他汀干预组(治疗1组)及氟伐他汀加安体舒通干预组(治疗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表达量,HE染色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变化。结果高脂组hs-CRP及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8周、12周高脂组多于4周组(P<0.01)。在治疗1组中12周组hs-CRP及MMP-9水平低于对应的4周组(P<0.01)。在治疗2组中8、12周组hs-CRP及MMP-9水平低于对应的4周组(P<0.01)。治疗1、2组与对照组、高脂组在各时间段组间比较hs-CRP及MMP-9水平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组中8周与12周hs-CRP及MMP-9水平低于1对应组(P<0.05~0.01)。结论随高脂饲养时间延长,血清中hs-CRP的含量及动脉斑块中MMP-9表达量升高;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hs-CRP的含量及MMP-9表达量延缓动脉硬化形成及易损斑块产生,联用醛固酮拮抗剂时此作用增强。
刘文华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朱向阳刘春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氟伐他汀醛固酮拮抗剂
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单用及与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联用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养建立兔颈动脉硬化斑块模型。96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氟伐他汀处理组(氟伐他汀组)以及氟伐他汀与安体舒通联合处理组(联合处理组),每组2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表达,TONEL法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变化。结果:(1)MMP-9在高脂饮食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8周、12周时高于4周时(P〈0.01)。氟伐他汀组12周时MMP-9表达低于4周时(P〈0.01)。联合处理组8周和12周时MMP-9表达低于4周时(P〈0.01)。氟伐他汀组和联合处理组MMP-9表达低于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P〈0.01)。联合处理组8周和12周时MMP-9表达低于氟伐他汀组各对应时间点(P分别〈0.05和0.01)。(2)高脂饮食组TUNEL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1),且8周、12周时多于4周时(P〈0.01)。氟伐他汀组和联合处理组8、12周时TUNEL阳性细胞数少于4周时(P〈0.01)。氟伐他汀组和联合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各时间点(P〈0.01);联合处理组8周和12周时TUNEL阳性细胞数少于氟伐他汀组(P〈0.01)。结论:随着高脂饲养时间的延长,动脉斑块中MMP-9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MMP-9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联用醉固酮桔抗剂这一效应得到增强.
刘文华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朱银圣朱向阳刘春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氟伐他汀安体舒通
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被引量:6
2005年
邵良宋卫华冯新云黄怀宇汪芳刘文华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进展性卒中高半胱氨酸含硫氨基酸致病作用
^(125)I球囊内照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125I硅胶球囊内近距离照射对C6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探讨术后内置125I球囊内照射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I-NaI溶液放入硅胶球囊内,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近距离照射,检测细胞死亡率、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再分布情况。采用125I充填球囊内照射方法治疗脑胶质瘤患者6例。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为60 ̄80Gy,持续照射5 ̄8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照射组细胞死亡率、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S期比例降低、G1期阻滞,细胞周期发生紊乱。应用于临床后随访一年1例死亡,生存5例,5例患者卡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随诊期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球囊内照射可以通过导致细胞死亡、细胞增殖抑制以及细胞周期改变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简便,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胶质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耿晓增庞明志段宝奇李海林程刚陈海峰傅震
关键词:C6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急性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黏附分子-1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3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27例)和糖尿病组(24例),分别于病程24 h、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可溶性ICAM-1。结果 各组可溶性ICAM-1浓度在24 h均有明显增高,正常血糖组(495±29)μg/L,应激性高血糖组(790±27)μg/L,糖尿病组(698±38)μg/L;可溶性ICAM-1浓度1周时达高峰,正常血糖组(748±31)μg/L,应激性高血糖组(1027±35)μg/L,精尿病组(1142±39)μg/L;此后逐渐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更高,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最大、最持久。结论 脑梗死时ICAM-1在超负荷血糖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强,并在脑梗死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控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赵晓晖顾承志黄怀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负荷血糖细胞黏附分子-1高血糖症
缺血性卒中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微栓子信号(ME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探讨MES与缺血性卒中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9例发病72h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排除具有潜在心源性栓子。自动在线监测大脑中动脉内的MES,计算MES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随访到卒中复发或6个月研究结束时,分析MES与脑梗死复发间的关系。结果共有77例(36.8%)检测到MES。MES与年龄(每10岁OR1.71,95%CI1.22—2.40,P=0.002)和颈动脉斑块(OR 2.67,95%a1.39—5.13,P=0.003)相关。在6个月的随访中,有22例(10.5%)发生前循环再次卒中,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ES与脑梗死复发间存在显著相关(log rank25.24,P=0.000),Cox回归分析显示MES与颈动脉斑块预测脑梗死复发,OR分别为9.42(95%CI2.75—32.31,P=0.00)和3,39(95%CI.36—8.48,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和年龄是MES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检出MES和颈动脉斑块可以预测脑梗死早期复发。Embo-Dop自动微栓子检测适用于筛选脑梗死复发的高危人群。
周永黄怀宇黄志东顾承志朱向阳
关键词: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信号卒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