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
- 作品数:34 被引量:293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杨亦鸣王跃平顾介鑫张珊珊耿立波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双语的神经语言学理论》评介被引量:5
- 2009年
- 杨亦鸣耿立波
-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双语词汇能力语言学研究
- 对农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来自江苏农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传统观念认为,我国农民法治意识淡薄,对法与法治不了解、不接受、不依赖、不信任、不尊崇。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与农村法治化进程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法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信任和信心,但农民对法与法治的了解、认同、接受、依赖和尊崇程度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其守法意识、维权意识、诉讼意识也有所增强并逐渐趋于理性,农民的传统法律观念正逐步被现代法治意识所取代。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阶段的农民法治意识状况,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民法治意识的提高。
- 陶爱萍
-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法治意识
- 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全省农村劳动力的四大素质特征,包括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较低,农业内外及地域分异差别大等,指出当前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深入剖析农民自身需求,并提出建立长效机制、重视教育培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 高珊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双语理解中内隐加工与外显加工的互补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以往借助脑成像技术研究双语的脑机制,但存在时间分辨率不足的缺陷,而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相关电位技术可根据需要观察到任一时段的大脑活动情况。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双语者加工母语及第二语言句子时的脑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两因素重复测量试验,于2007-01在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参试者:选择年龄在21~23岁的18名在校英语本科大三学生志愿者参加。方法:选择120个简单的主谓宾句子为试验语料,包括60个汉语句子和60个英语句子,句子中每个单词呈现时间为300ms,刺激间隔为800ms,两个句子间的刺激间隔为2000ms。首先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屏幕上出现的句子,记录句子末尾词语的脑电;在经过3个(或4个、5个)句子后,出现一个符号"+"作为提示,再出现一个句子,此时让被试做出反应,判断该句子是否是前面句子中出现过的,并以左右手作出"是"或"不是"的按键反应,记录反映时和准确率。主要观察指标:采用NeuroScan公司32导电极帽10/20系统记录脑电,离线分析反映人类内隐加工机制的N400和与外显加工机制有关的LPC成分。结果:在N400成分上,第二语言句子的平均波幅高于母语句子;而在LPC成分上,母语句子的平均波幅高于第二语言句子。结论:两种句子在加工时,都运用了内隐的加工机制和外显的加工机制,母语句子加工时运用了较多的内隐加工机制、较少的外显加工机制,而第二语言句子加工时运用了较少的内隐加工机制、较多的外显加工机制。两种句子加工时,内隐加工和外显加工呈现出互补的态势。
- 耿立波于亮张珊珊杨亦鸣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母语N400LPC
- 论邓小平的发展民主思想
- 2008年
- 积极慎重地发展民主,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他在领导改革开放伊始,就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从而使民主成为启动改革开放的内驱力;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了正确的方向;他一贯认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保证了人民始终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他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著名论断,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 刘诚陈云云
- 关键词:民主历史经验
- 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被引量:14
- 2009年
- 语用预设的分类研究,在国内是个薄弱环节,成果甚少。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可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可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 王跃平
- 关键词:语用预设
-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论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被引量:6
- 2007年
-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 刘诚杨绍琼
- 关键词:邓小平人民利益观
- 表祈使的“A点儿!”的主观性及其对A的选择被引量:1
- 2010年
- 1.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祈使句由"形容词"+"(一)点(儿)!"(下文简称"A点儿!")①构成,如"高一点儿!"、"谦虚点儿!"。但并非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进入这一句式,如一般不能说"贪心点儿!"、"滑头点儿!",
- 张珊珊
- 关键词:祈使句主观性现代汉语形容词
- 反思环境法的权利基础——对环境权主流观点的一种担忧被引量:24
- 2007年
-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环境权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政治运动色彩,但它所宣示的环境保护理念还是发挥了应有的效用。公民环境权利的宪法条款并不能当然昭示一种新型基本权利的诞生,却滋生了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权研究漫无边际的构想,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表面繁荣。当前环境权研究最大的缺陷有两点:一是人为割断环境保护与现有基本人权的关系纽带,使环境法在没有基本权利支撑下失去法律保护的目的;二是习惯用一种静态的眼光审视宪法、行政法、民法以及其他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原有的缺陷,却没有以动态的理念去体察各个部门法基于环境保护所作的调整。事实上,现代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是相互交错、融为一体的,围绕环境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中心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维护和救济。
- 朱谦
-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法基本权利
- 挑战与回应——农村政府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构被引量:3
- 2008年
-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政府常态下的危机战略、危机规划、危机预测;严峻的农村公共安全现状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建立和健全农村政府危机管理法律;强化农村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于健全和完善农村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从产生机理和应对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构建相互关联的农村危机管理法律综合体系是农村政府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关键,建立基层农村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是农村政府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重点。
- 王晓君
- 关键词:农村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