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57)

作品数:16 被引量:377H指数:12
相关作者:庞雄奇陈冬霞姜振学张俊李丕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油气
  • 9篇成藏
  • 7篇油气藏
  • 7篇透镜体
  • 7篇气藏
  • 7篇凹陷
  • 6篇东营凹陷
  • 6篇岩性
  • 6篇砂岩
  • 6篇砂岩透镜体
  • 6篇主控因素
  • 6篇成藏机理
  • 5篇油藏
  • 4篇岩性油藏
  • 4篇盆地
  • 4篇成藏模式
  • 3篇隐蔽油气藏
  • 3篇渤海湾盆地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油气成藏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17篇庞雄奇
  • 15篇陈冬霞
  • 14篇姜振学
  • 9篇张俊
  • 5篇李丕龙
  • 3篇张善文
  • 2篇肖焕钦
  • 2篇金之钧
  • 2篇苗盛
  • 2篇田丰华
  • 2篇杜春国
  • 1篇王亮
  • 1篇郝芳
  • 1篇林世国
  • 1篇翁庆萍
  • 1篇邱楠生
  • 1篇姜在兴
  • 1篇张如才
  • 1篇祝厚勤
  • 1篇李明刚

传媒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4
2006年
近几年济阳坳陷的勘探实践表明,对岩性油藏的含油性差异、成藏机理尚认识不清,这制约了隐蔽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在东营凹陷145个砂岩透镜体油藏含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透镜体油藏详细解剖和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结果综合研究后发现:砂岩透镜体圈闭形成时的构造和沉积环境、围岩生排烃条件、砂体储集条件是其成藏的主控因素.只有围岩(源岩)进入供烃门限后,其与砂体界面处的毛管压力差、烃浓度梯度产生的扩散力和膨胀力3者之和大于砂体中过剩的水向外渗滤遇到的阻力,即成藏动力大于成藏阻力时,砂岩透镜体才能成藏.当砂体沉积环境、围岩生排烃条件、砂体自身储集条件3方面均满足一定条件时,圈闭才具备形成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条件,并且上述3方面条件越优越,圈闭含油性就越好.用此方法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张俊庞雄奇姜振学陈冬霞杜春国李丕龙
关键词: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主控因素有利区预测
隐蔽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进展与问题
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它包括地层、岩性与潜山内幕油气藏、水动力和毛细管力等特殊机理封盖的油气藏、分子吸附和分子结合形成的煤层瓦斯气藏和水合甲烷气藏,以及目前尚未认识到的...
庞雄奇陈冬霞姜振学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
文献传递
砂岩透镜体成藏门限及控油气作用机理被引量:77
2003年
砂岩透镜体成藏须经历供烃门限和聚烃门限 ,供烃门限与源岩向砂体排烃的临界地质条件相对应。在济阳坳陷目前已发现的 114个主要砂岩透镜体油藏中 ,有 112个处于排烃门限 ( 2 5 0 0m )以下。聚烃门限系指砂岩透镜体接收外来油气的临界地质条件 ,与之对应的砂岩孔隙度为 12 % ,渗透率为 1× 10 -3 μm2 。在济阳坳陷已发现的主要透镜体油藏中 ,98%以上的油藏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超过以上临界值。在砂岩透镜体埋藏过程中 ,一般要经历 4个阶段 ,处在第三阶段的透镜体砂岩既满足源岩供烃条件 ,又满足自身的聚烃条件 ,最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庞雄奇陈冬霞李丕龙张善文姜振学肖焕钦
关键词:成藏机理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for sand lens reservoirs in the Jiyang Sub-basin,East China被引量:6
2004年
The Bohai Bay basin comprises some very important and well documented subtle traps known in China, which have been the major exploration focus and have become a major petroleum play since the 1990s. However, recent exploration showed that the oil-bearing proper-ties of some sand lens reservoirs may vary significantly and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for these lithological subtle trap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il-bearing properties for 123 sand lens reservoirs in the Jiyang Sub-basin and combined with detailed anatomy of typical sand lens reservoirs and NMR experi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structural and sedimentary factor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conditions of the sur-rounding source rocks, as well as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and lens reservoirs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sand lens reservoirs. The formation of a sand lens reservoir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riving force and the resistance force. The driving force is made up of the differential capillary pressure between sandstones and sources rocks and the hydrocarbon diffusion force, and as well as the hydro-carbon expansion force. The resistance force is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force for hydrocarbons and water to move through the pore throats of the sand lens.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ource rock condition and sand reservoir properties can change from unfavorable to favorable depend-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When these three factors all reach certain thresholds, the sand lens reservoirs may begin to be filled by hydrocarbons. When all of these conditions be-com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sand lens reservoirs, the reservoir would have high oil satu-ration. This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 the sand lens reservoirs in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N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Jiyang Sub-basin.
LI Pilong 1, PANG Xiongqi2,3, CHEN Dongxia2,3, ZHANG Shanwen1, JIN Zhijun4 & JIANG Zhenxue2,3 1. Shengli Oil Field Ltd, SINOPEC, Dongying 257051, China
关键词:SANDACCUMULATIONACCUMULATIONACCUMULATION
岩性油藏三元成因模式及初步应用被引量:40
2003年
济阳坳陷岩性油藏系统研究和统计发现 ,岩性油藏成藏主要受油源、储集物性和砂体成因类型等因素的控制。随埋深增加 ,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在埋深适当的第二阶段成藏条件最好。岩性圈闭油气成藏可以用三元成因进行解释 ,围岩生排烃条件由差到好、砂体自身条件由差到好、砂体的沉积环境从不利到有利。当三方面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 ,圈闭具有成藏的条件。通过对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层序Ⅰ油源条件、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及储集物性分析 ,应用三元成因模式对岩性圈闭和岩性油藏的分布进行了初步预测 :车西洼陷和郭局子洼陷中心的浊积扇体 ,车 2 71井区和大 35
陈冬霞庞雄奇翁庆萍姜振学张俊
关键词:岩性油藏主控因素车镇凹陷
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剖析被引量:20
2003年
通过对牛庄洼陷 3个典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的剖析 ,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或砂岩体成因类型、砂体围岩供烃条件和砂体自身的物性条件是制约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浊积岩砂体形成的油气藏中 ,砂体围岩的供烃条件 (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镜质体反射率 )越好 ,砂体自身孔渗性 (孔隙度、渗透率 )越好 ,砂体的含油性 (充满度、含油饱和度 )就越好。牛庄油田牛 2 0C3、王 70B和牛 35B1都是浊积砂体 ,其中牛 2 0C3砂体的围岩供烃条件及其自身物性最好 ,砂体的含油性也最好 ,圈闭充满度高达74 5 6 % ;王 70B砂体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较好 ,砂体含油性中等 ,圈闭充满度 5 3 2 5 % ;而牛 35B1砂体的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差 ,其充满度仅有 2 9 0 2 %
张俊庞雄奇陈冬霞姜振学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主控因素
利用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被引量:23
2006年
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直观地观测了岩性圈闭中油的聚集成藏过程并定量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砂体中的含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气在砂体中的聚集是缓慢的,向上、向下及侧向都有油的运移,但以向上的运移速度较快,其次是侧向,向下较慢;温度、压力、砂体物性和围岩含油性是影响砂体含油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岩性油气成藏的微观机理,将油气成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扩散作用力、烃浓度差异压力作为动力克服毛细管阻力下的油气在烃源岩孔隙中心顺干酪根网络运移的过程;第二阶段为在毛细管压力差引导下的油气在砂泥岩界面通过孔隙和喉道渗滤的过程;第三阶段为在浮力作用下克服流体流动粘滞阻力和吸附阻力在砂体内富集的过程。
陈冬霞庞雄奇姜振学苗盛张俊田丰华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被引量:119
2003年
济阳坳陷勘探 40年共发现 70个油气田 ,资源探明程度达 5 6.97% ,已属中高勘探程度区。济阳坳陷剩余石油资源总量为 46.72× 10 8t ,占坳陷剩余资源总量的 5 5 % ,整个坳陷还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勘探存在 3方面问题 :①有待重新评价资源潜力和重新总结油气分布规律 ;②隐蔽油气藏 (尤其是岩性油气藏 )在新发现油气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 ,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理论和勘探技术 ;③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变化大 ,成藏机理还认识不清。用门限控烃理论研究的结果 ,济阳坳陷进入成藏门限的 19个成藏体系的剩余资源潜力为 1.42× 10 8~ 6.3 1× 10 8t,7个成藏体系尚未进入成藏门限 ;根据三元复合成藏理论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必须满足 3个条件 :一是砂体的成因类型要有利 ,二是包裹砂体的烃源岩生、排烃要达到一定数量 ,三是砂体的物性要达到一定的临界条件。图 8表 2参
李丕龙金之钧张善文庞雄奇肖焕钦姜在兴
关键词:勘探现状隐蔽油气藏
隐蔽油气藏资源潜力预测方法探讨与初步应用被引量:12
2004年
隐蔽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和成因机理十分复杂,为了提高油气资源评价的可信度,为高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如发现过程模型反演法、成藏门限理论正演计算法以及综合预测法。运用这些方法对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的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济阳坳陷还有20.24×108t以上的隐蔽油气藏储量待发现,占剩余可探明储量的75%以上。其中,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待发现隐蔽油气藏分别为7.83×108 t和3.53×108 t,车镇凹陷和惠民凹陷为3.78×108t和3.52×108t。平面上,隐蔽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储量丰度较高、探明储量较低的成藏体系内;层位上,沙河街组四段及其以上目的层勘探程度虽高仍是隐蔽油气藏储量增加的重点层位;类型上,岩性透镜体油气藏、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及古潜山油气藏是隐蔽油气藏今后勘探的重要类型。
庞雄奇陈冬霞李丕龙姜振学郝芳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资源评价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被引量:35
2004年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隐蔽油气藏中增储上产的重要类型 ,但目前对其成藏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 .从油气初次运移机理入手 ,结合砂泥岩压实成岩过程的分析 ,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动力和成藏阻力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 :烃类生成引起的膨胀力、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砂泥岩间的毛管压力差是成藏主动力 ,岩石吸附和粘滞力是成藏主要阻力 ;油气水以混相涌流方式为主 ,孔隙、微裂隙和微层理面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早成岩阶段不成藏 ,晚成岩早期成藏 。
陈冬霞庞雄奇邱楠生姜振学张俊
关键词:透镜体成藏机理初次运移成藏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