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901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90146)
-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4
- 相关作者:袁其刚商辉樊娜娜朱学昌张伟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英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选择的生产率效应被引量:6
- 2016年
-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本文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法检验了2005-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初始投资目的地以及再次投资目的地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投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相对于投资到发达国家而言,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更大;已投资企业进行二次海外投资时,相对于在同一类目的地的投资企业而言,目的地发生转变的企业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在二次海外投资时,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提升幅度更为明显,这说明企业投资选择"先易后难"路径对生产率提升作用更大。
- 袁其刚樊娜娜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投资目的地资本输出
-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工资水平的机制探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文章利用2005~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OFDI行为与工资水平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显示:OFDI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OFDI企业;企业OFDI对工资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市场原则在OFDI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中占主要位置,不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OFDI对工资影响更小;OFDI企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生产率效应、劳资利润共享机制以及海外子公司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
- 袁其刚商辉张伟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工资水平生产率工资溢出
- 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基于制度质量门槛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我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该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为揭示其原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构成地区制度质量的18个指标进行综合得分,并在控制住各地区贸易规模差异后,检验了贸易开放在促进金融发展过程中制度质量的门槛特征,并测算了制度质量的门槛值。
- 杨爱兰樊娜娜商辉王玥袁其刚
- 关键词:贸易开放金融发展门槛回归
- 经济功能区的“生产率效应”研究被引量:62
- 2015年
- 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1998-2007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功能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考察期内经济功能区已无法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分地区看,西部经济功能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效果明显;东部经济功能区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经济功能区的地区专业化效应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专业化有利于产业集聚并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过度专业化导致的产业拥挤会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 袁其刚刘斌朱学昌
- 关键词:经济功能区产业集聚
- 外国企业的技术授权策略与社会福利被引量:12
- 2013年
- 本文借助垂直差异产品的双寡头Cournot模型,分析了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的技术授权策略及其引致的社会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外国企业技术授权的最优方式将随进口关税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当外国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较高,而进口关税较低时,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不会发生。当外国企业只能在固定收费和特许权收费方式中择一时,倘若进口关税较低(高),那么外国企业将偏好特许权(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此外,无论是固定收费还是特许权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均有可能降低进口国的社会福利,而且固定收费方式引致的社会福利并不总是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外国企业借助两部收费有可能损害进口国的社会福利。
- 谢申祥张辉王孝松
- 关键词:进口关税社会福利
- 我国对“迷雾四国”出口贸易潜力测算——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2014年
- 文章把金融发展指标(变量)纳入到研究框架,对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运用该修正模型,从总量层面测算了我国对"迷雾四国"的出口贸易潜力,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从行业层面对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深化分析,将我国出口行业划分成贸易过度、贸易正常和贸易不足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 袁其刚朱学昌樊娜娜商辉
- 关键词:引力模型
- 公司治理、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机械设备仪表类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2009-2013年189家有出口业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和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国有企业创新与市场竞争呈倒U型关系,非国有企业创新能力随市场竞争增强而上升。在市场竞争通过公司治理作用于企业创新上,垄断加强会作用于公司治理,抑制国有企业创新并促进非国有企业创新。因此,应引入竞争以适当降低国有企业垄断度,提升其创新能力,而适当提高非国有企业垄断度。
- 张伟王玥李璐璐袁其刚
- 关键词:公司治理
- 美国在TPP知识产权保护谈判上的博弈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TPP知识产权谈判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借助博弈中"决策人"优势,通过提出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谈判草案,体现了美国在商标、版权、专利和执法等方面的核心利益诉求。针对不同议题,时而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扮演"决策人"角色;时而利用唯一"决策人"的优势,或未雨绸缪,或采取决不妥协的策略,或针对不同谈判议题采取分而治之策略。尽管各成员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多样性,借助于有效的谈判策略,知识产权保护谈判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 袁其刚赵明月袁梦李小龙
- 关键词:TPP知识产权保护决策人博弈策略
- 融资约束对外资企业出口和创新影响的分析
- 2016年
- 外资企业能否健康成长,对稳定出口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认为外资企业能够免受融资约束之苦,但实际情况如何?本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探究外资企业融资约束、出口和创新间的关系。针对外资企业的特征,采用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个指标衡量其所受的融资约束,结果发现:民企所受的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约束最严重,外企次之,国企最小;从银行信贷指标衡量,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和出口、创新三者间存在自我加强的循环效应;从商业信贷指标看,融资约束缓解能促进外资企业的出口和创新,出口能促进商业信贷的缓解,但创新对商业信贷的缓解作用很小。因此,缓解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当务之急是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制度保证,同时,适度控制外资企业的商业风险。
- 袁其刚王玥赵明月
- 关键词:融资约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