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2)

作品数:9 被引量:281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效逑喻蓉李倞李慧敏彭嘉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草原
  • 3篇气候
  • 2篇典型草原
  • 2篇典型草原区
  • 2篇羊草
  • 2篇水分
  • 2篇气温
  • 2篇温带
  • 2篇物候
  • 2篇草原区
  • 1篇遥感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试验站
  • 1篇水分资源
  • 1篇水热因子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陈效逑
  • 2篇喻蓉
  • 1篇彭嘉栋
  • 1篇李倞
  • 1篇韩建伟
  • 1篇周萌
  • 1篇郑婷
  • 1篇胡冰
  • 1篇李慧敏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被引量:46
2009年
利用内蒙古地区1961~2003年101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根据四季气温变化的一致性进行区域的划分,并分析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四季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春、秋、冬季的气温场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而在夏季,则划分为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三大区域;在年际波动方面,除夏季的东南区以外,近43年中各区四季气温的变化都经历了一次显著的由降而升的转折,转折点大致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或90年代初、中期;在线性趋势方面,东部区春、夏季的升温幅度和显著性大于西部区,而西部区秋、冬季的升温幅度和显著性则大于东部区。一般而言,冬季和夏季升温最为显著,其次是春季,秋季升温最为微弱。
陈效逑彭嘉栋李慧敏
关键词:气温变化
内蒙古草原羊草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3
2009年
研究温带草原植物物候与气象因子变化的关系,对于提高草原净初级生产量和碳收支估算的精度,掌握放牧的时宜及其区域差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该文利用内蒙古草原7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983~2002年的羊草物候观测数据,对返青和黄枯日期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多数站点的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的趋势;同时,各站羊草返青期和黄枯期均以显著提前的趋势占优势,多数站点的生长季节(返青到黄枯的期间)呈缩短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羊草返青日期与返青前一个月均温的负相关最为显著,气温每升高1℃,返青期约提前2.4d;在站点尺度上,森林草原区站点的羊草返青期早晚主要受返青前一个月均温(负相关)的影响,典型草原区站点的羊草返青期早晚主要受前一年10月或11月到返青期累积降水量(负相关)的影响,森林草原区最北部额尔古纳右旗的返青期早晚受返青前一个月均温和前一年10月到返青期累积降水量的共同影响。(3)在区域尺度上,羊草黄枯日期与黄枯前一个月均温的负相关最为显著,气温每升高1℃,黄枯期约提前3.7d;在站点尺度上,羊草黄枯期早晚与前期气温以负相关为主,与前期降水量以正相关为主。
陈效逑李倞
关键词:羊草返青期气象因子内蒙古草原
气候变化对典型草原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被引量:41
2007年
利用典型草原区45 a的气候和牧草产量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典型草原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45 a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最近20 a上升了0.7℃,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减少态势,45 a中年降水量下降了27mm,最近20 a下降了40mm;降水量小是限制该地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由此造成45 a间牧草气候生产力平均下降率为200.2kg hm-2a-1,该区气候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最近14 a的平均值仅为37.3%,尚有60%的潜力可以开发;用气温、降水量与牧草气候生产力建立的气候评估模式通过了0.01信度检验,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4.7%,温度与降水对其综合影响为:温度每降低1℃,降水增加1mm时,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分别增加47.9kg hm-2a-1和12.1kg hm-2a-1。
赵慧颖
关键词:气候资源利用率气候变化典型草原区
呼伦贝尔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以鄂温克旗牧业气象试验站为例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2005年和2006年5~9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旗牧业气象试验站所在地羊草光合速率的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羊草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差异,及其与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羊草光合速率的变化大致呈三峰二谷的形式,峰值分别出现在返青期之后、夏季降水高峰期和秋季降水回升期。2005年光合速率的峰值明显大于2006年,前者夏季峰值的持续时间也明显长于后者,这与该年降水量较多、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率较高有关。(2)羊草的光合速率与测量当日前3~8d的累计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05年与测量当日前6d累计降水量的相关最显著,2006年与测量当日前3d累计降水量的相关最显著。与此相似,羊草光合速率与各层土壤含水率亦呈正相关关系,且2005年的相关程度一般明显优于2006年,其中,与0~20cm土壤含水率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羊草光合速率主要受到20cm以上土壤水分的影响。(3)在水分条件较好、气温偏低的2005年,羊草光合速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呈微弱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水热组合满足羊草生长需要的情况下,相对湿度通过增加或降低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气温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在水分条件较差、气温偏高的2006年,羊草光合速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水热组合失衡情况下气温升高加剧蒸发,使土壤水分亏缺有关。由此可见,土壤水分状况可能是羊草光合速率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而气温和相对湿度则是次生的影响因素。
陈效逑周萌郑婷张荣菊
关键词:羊草光合速率水热因子呼伦贝尔草原
1982~1999年我国东部暖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1
2007年
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I曲线的年型聚类分析和区内所有像元逐年NDVI曲线的空间聚类分析,实现植被物候季节的时空外推估计,从而得到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1982~1999年植被物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多年平均的植被物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呈现出主要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在这18年中,整个区域的物候春季初日以提前为主,且以华北平原提前的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秋季和冬季初日以推迟为主,也以华北平原推迟的趋势比较显著;因此,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节呈显著延长的趋势。本文揭示的植被物候季节初日的趋势变化与华北地区各季节气温的趋势变化基本吻合;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特征与欧洲单种植物物候生长季节,以及欧亚大陆和我国温带遥感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基本一致,但植被生长季节初、终日期和长度的趋势值明显大于后者,表明该地区植物物候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陈效逑喻蓉
关键词:温带
中国东部温带植被生长季节的空间外推估计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地面植物物候和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一种物候-遥感外推方法,实现植被生长季节从少数站点到较多站点的空间外推。结果表明:(1)在1982~1993年期间,中国东部温带地区植被生长季节多年平均起讫日期的空间格局与春季和秋季平均气温的空间格局相关显著;(2)在不同纬度带和整个研究区域,植被生长季节结束日期呈显著推迟的趋势,而开始日期则呈不显著提前的趋势,这与欧洲和北美地区植被生长季节开始日期显著提前而结束日期不显著推迟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3)北部纬度带的植被生长季节平均每年延长1.4~3.6d,全区的植被生长季节平均每年延长1.4d,与同期北半球和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节延长的趋势数值相近;(4)植被生长季节结束日期的显著推迟与晚春至夏季的区域性降温有关,而植被生长季节开始日期的不显著提前则与晚冬至春季气温趋势的不稳定变化有关;(5)在年际变化方面,植被生长季节开始和结束日期分别与2~4月份平均气温和5~6月份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陈效逑胡冰喻蓉
关键词:气温
我国东部温带植物群落的季相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0
2008年
植物群落季相阶段的划分,对于诊断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和进行遥感植被生长季节的地面检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利用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对我国东部温带地区7个站点1982~1996年的植物群落季相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了植物群落季相的空间差异和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站点多年平均变绿期和旺盛光合期初日随纬度的升高而推迟,凋落期和休眠期初日随纬度的升高而提前;多年平均变绿期、旺盛光合期和凋落期长度随纬度的变化不甚明显,而休眠期则随纬度的升高明显延长;2)在研究期间内,站点平均变绿期初日以0.6d·a^-1的平均速率显著提前,且长度以0.7d·a^-1的平均速率显著延长;旺盛光合期初日呈不显著推迟,长度呈不显著缩短;凋落期初日呈微弱提前,长度呈微弱延长;休眠期初日呈微弱提前,但长度却以0.9d·a^-1的平均速率显著缩短;3)站点平均变绿期初日与当月平均气温的负相关显著,平均气温每升高1℃,初日提前约4.3d;站点平均旺盛光合期初日与初日前第二个月到初日当月平均气温的负相关显著,平均气温每升高1℃,初日提前约4.4d;站点平均凋落期和休眠期初日与气温的相关均不显著。
陈效逑韩建伟
关键词:气候因子
基于GIS的表征水分资源气候要素的推算及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揭示水分资源的空间变化特征,满足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预报、设施农牧业工程、工农业基地工程的建设以及开发利用降水资源各用户的需求,利用GIS工作平台,采用傅抱璞先生提出的半经验半理论气候资源回归模拟方法,将呼伦贝尔市水分资源推算到3″×3″小网格上,建立的41个表征水分资源空间分布模型,34个通过了极显著性检验,7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有88%的模型回代检验和83%的模型模拟检验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5%~5%之间,从而实现了水分资源快速、准确的查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分资源的空间变化规律,为该地区充分合理利用水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赵慧颖乌秋力徐桂梅李学红李淑英王广生
关键词:GIS水分资源
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为了揭示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内蒙古两个站点近20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的基本事实和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得出:年内土壤水分基本呈双峰曲线变化,春季化冻(04-08)到入冬前(10-18)的土壤水分平均相差5.3mm,大多数年份土壤水分年内可以达到平衡;年际变化有每隔7~8年走势发生改变的趋势;垂直向水分变化主要发生在60cm以上土层中,近几年深层变幅有增大的倾向;蒸降差与土壤水分变化呈相反趋势,生长季蒸降差对土壤水分的干扰最大。样本站0~50cm土层的最大容水量为85mm和135mm,多数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在40%~60%以上,有较强的调蓄能力。
侯琼沈建国乌兰巴特尔
关键词:土壤水分典型草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