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JY020)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刘鸿渊陈怡男叶子荣刘险峰陈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攀枝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农村
  • 5篇公共
  • 5篇公共产品
  • 4篇新农村
  • 4篇农民
  • 3篇新农村建设
  • 3篇政府主导
  • 3篇农地
  • 3篇博弈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保障
  • 2篇社会保障体系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农民工
  • 2篇主义
  • 2篇民工
  • 2篇公共产品供给
  • 2篇村社
  • 1篇低工资
  • 1篇低工资制

机构

  • 14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2篇刘鸿渊
  • 3篇陈怡男
  • 2篇叶子荣
  • 1篇史仕新
  • 1篇赵爱明
  • 1篇陈芳
  • 1篇刘险峰

传媒

  • 4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经济体制改革
  • 3篇农村经济
  • 2篇求实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体属性与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研究——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7
2014年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是整个农村公共产品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率的供给主体为农村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供给水平决定于农村社区范围内供给主体的合作行为,而主体合作行为是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农村社会转型为背景,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评价三个维度定义了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属性,构建了主体属性与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数据验证奠定了基础。
刘鸿渊叶子荣
基于合作与重复博弈视角下的中国村民自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新的历史时期,村民自治是农村民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理论认为民主而公正的社会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本文将中国村民自治纳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村民自治的合作与重复博弈理论分析框架,证明了中国村民自治这种民主而公正的社会选择是可能实现的,利用攀枝花村民自治的相关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的合理性并就中国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赵爱明
关键词:村民自治社会选择博弈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研究后援建时代的汶川灾区农村发展研究——基于农村居民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
刘鸿渊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研究--基于嵌入的理论视角被引量:8
2012年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事关微观层面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上,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受益主体范围明确,其有效率的供给模式是由社区范围内的居民自行组织,其供给水平决定于主体之间的合作行为与非合作行为,而合作行为与非合作行为内生于特定的社区环境,是主体属性与制度安排的结果变量,嵌入于农村社区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区为现实研究背景,以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基础,从主体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维度建立起了一个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合作行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命题。
刘鸿渊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考量与现实困境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以集体所有、承包经营为基本框架的现行农地制度效率正在逐渐递减,改革创新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认识。然而,任何有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客观分析基础上,对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及困境进行深入研究,是改革和创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前提。
刘鸿渊叶子荣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业产业化有限产权土地合作社
基于治理结构的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决定于村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间的合作水平。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扮演着代理人、当家人的双重角色,是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组织者,居于核心位置,其合作行为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本文以行为主体的关系结构为基本研究视角,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将现有农村社区治理结构界定为垂直治理和水平治理的综合体,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行为是嵌入在现实的社区治理结构中的合作性行为,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为基本预设,建构起了一个基本的合作行为分析框架,对不同治理结构下的合作行为进行了解释。
刘鸿渊
关键词:公共产品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结构权力体系
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与制度环境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有别于以物为主的传统城镇化,承载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新型城镇化的显性特征是生活在城市、城镇的人口比例相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口比例的相对上升,其本质性、关键性问题就是农民工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市民。现行的城镇化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难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难以为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围绕农民工的市民化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发展思路调整,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陈怡男刘鸿渊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主导制度环境建设
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收入增长效应研究——以成都农地集体流转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积极意义。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背景下进行的农地集体流转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地集体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成都已有的农地集体流转模式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内部分化的客观现实,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的实现条件进行了规范研究。
刘鸿渊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公共属性
2012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决定于对其基本属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不同理解将会导致建设模式、组织方式和结果的巨大差异。本文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视野中,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的多重公共属性。并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多重公共属性,认为其建设投资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在不同的目标体系中不同层级的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区别的,在政策层面应该允许基层政府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的建设实践探索。
陈怡男刘鸿渊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外溢性
基于信任关系的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本文将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研究纳入到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为本质特征的分析框架下,认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因不同利益主体自身利益的日益强化和显现,原有的、维系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自发性供给秩序的社区信任基础受到了侵蚀,以此为前提,随着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要素配置空间范围的扩大,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自发性供给行为更难产生,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机制失效的原因。
刘鸿渊史仕新陈芳
关键词:重复博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