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820028)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沈玮玮赵晓耕马晓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刑罚
  • 1篇刑罚处罚
  • 1篇学术史
  • 1篇遗失物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制
  • 1篇中国法制史
  • 1篇中国民法
  • 1篇中国民法典
  • 1篇拾得
  • 1篇拾得遗失物
  • 1篇司法
  • 1篇司法信任
  • 1篇民法
  • 1篇民法典
  • 1篇民法典编纂
  • 1篇民事
  • 1篇国法
  • 1篇法典
  • 1篇法典编纂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沈玮玮
  • 2篇赵晓耕
  • 1篇马晓莉

传媒

  • 2篇河南省政法管...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被引量:14
2010年
"甘结"在古代十分常见,它作为民事司法的程序之一被广泛采用,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诉讼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裁判官之间极为紧密的信任关系。它同当代法律中的训诫、警告、具结悔过和赔礼道歉密切相关。当前,具结悔过大多作为公法领域的惩处措施被使用,并逐渐被取消,使得本可以通过具结悔过来重塑官民乃至民民信任的机会空间不断被挤压,也使得非刑罚处罚方法在刑法体系中逐渐被忽视。
沈玮玮
关键词:司法信任非刑罚处罚
中国民法典编纂的一个学术史:1997—2007被引量:3
2011年
1997—2007年间中国法学界尤其是民法学界的关注焦点主要在中国民法典的编纂问题上。这十年间民法学术史完全可以说是民法典的学术史,因此,民法典编纂便构成了描述这十年间民法学术史的关键。为了全面展现中国民法典编纂十年来的学术史,比较恰当的是利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民法学年会为例并辅之期刊论文,进而来展现以年代为主线的民法典编纂的纵向学术历程。同时,以十年来中国民法典编纂论争的重大问题为中心,横向上对民法典编纂的学术史进行梳理。通过这样多方位地观察、分析和研究民法典编纂的十年学术论争,我们发现民法典编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法典。
沈玮玮赵晓耕
关键词:中国民法典编纂学术史
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中国法制史考察——由“道不拾遗”谈起被引量:10
2007年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参照,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马晓莉赵晓耕
关键词:拾得遗失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