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34021)

作品数:14 被引量:179H指数:9
相关作者:王良书张庆龙葛荣峰米宁刘绍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地壳
  • 8篇盆地
  • 7篇接收函数
  • 4篇地幔
  • 4篇上地幔
  • 4篇南缘
  • 3篇地壳结构
  • 3篇地壳上地幔
  • 3篇地壳上地幔结...
  • 3篇地幔结构
  • 3篇新生代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应力场
  • 3篇远震
  • 3篇远震接收函数
  • 3篇上地幔结构
  • 2篇地壳厚度
  • 2篇断裂带
  • 2篇震源

机构

  • 20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17篇王良书
  • 9篇徐鸣洁
  • 9篇米宁
  • 8篇李华
  • 7篇于大勇
  • 5篇张庆龙
  • 4篇葛荣峰
  • 3篇陆一锋
  • 3篇黄周传
  • 3篇刘绍文
  • 3篇黄韬
  • 2篇李成
  • 2篇解国爱
  • 2篇陈娟
  • 2篇朱文斌
  • 2篇丁增勇
  • 2篇冯昌格
  • 2篇张鹏
  • 2篇王莹
  • 2篇王锡勇

传媒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日本俯冲带的P波和S波各向异性结构
<正>东北日本俯冲带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俯冲带,太平洋板块以约9厘米/年的速度向西北方向俯冲,造成该地区构造活动剧烈,地震火山活动频繁。为更好地进行地震灾害预防与研究,日本列岛上布设了密集的高精度现代地震观测台网,积累了大量...
黄周传
文献传递
相位加权叠加方法在鄂尔多斯东南缘远震接收函数中的应用
在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计算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信噪比不高,难于直接利用。而相位加权叠加方法为地震数据处理去除噪音提高信噪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对解析信号的分析中,一个解析信号或复射线S(t)是由...
陆一锋王良书徐鸣洁米宁李华于大勇
关键词:接收函数相位加权
文献传递
利用岩石圈瞬态热流模型重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热历史被引量:10
2008年
以孔隙度、热导率、地层温度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作为校准,利用BasinMod软件建立了一维岩石圈瞬态热流模型,挑选渤海湾盆地内资料相对齐全且靠近沉积一沉降中心的9口深钻孔,对新生界地层热历史进行了重建。模型中考虑了沉积压实、非均一热导率结构、沉积层和地壳的放射性生热以及沉积充填和剥蚀作用的热效应。作为检验和对比,模拟了双层伸展裂谷模型热流和不变的现今热流两种情形,结果表明:除了东营末期剥蚀地层厚度较大的局部地区以外,渤海湾盆地大部分地区新生界沉积层的现今地层温度皆因深埋作用而处于其所经历的最高温度,但现今热流却不是其经历的最大热流;最大热流出现在东营组地层遭受剥蚀的末期,距今约16-20Ma,最高地表热流值高于现今9%~23%。简单裂谷热流模型不能反映由古温标和井底温度所记录的热流史,而瞬态模型包含了更多的地质信息,考虑了更多的影响因素,由此所预测的热历史可能与渤海湾盆地岩石圈和沉积层在新生代期间所经历的实际热演化史更加吻合。
丁增勇王良书胡文瑄张鹏刘绍文米宁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岩石圈沉积层新生代热历史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黄河沿岸一带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的研究表明:盆地东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密切相关。印支运动对东缘构造影响相对微弱,受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影响,区内形成了一套挤压应力近NS向的共轭节理。燕山运动对东缘的形成演化意义重大,其基本构造形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受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俯冲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的影响,区内发育NE—NNE走向的褶皱带;离石断裂受到SE—SEE方向的挤压,以脆性变形为主;节理解析获得的燕山期构造应力场以NW—SE向挤压为特征。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盆地东缘的挤压方向转变为NE—SW向,其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及碰撞期后陆内俯冲所产生的远程效应。
王锡勇张庆龙王良书葛荣峰陈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构造应力场
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鄂尔多斯南缘岩石圈结构
鄂尔多斯块体处在我国东、西部之间,周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近20年来,对鄂尔多斯地块的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地震活动以及深部构造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地块东西边界分别为具有右旋剪切拉张性质的山西断陷带和银川—吉兰泰断陷带,...
王攀王良书徐鸣洁李成米宁李华于大勇黄周传
关键词:接收函数偏移剖面鄂尔多斯南缘断陷带鄂尔多斯地块岩石圈结构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现代地震活动性与应力状态被引量:33
2009年
收集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自196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1254个ML≥2.0的地震数据和191条震源机制解、198条原地应力测量数据,通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应变释放速率的分析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及其它应力数据的统计,探讨了郯庐北段现今的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可分为日本海-长白山深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地震区、松辽盆地西缘地震区和松辽盆地内部地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现今地震强度较小,频度较低,但空间差异性显著,依兰-伊通断裂活动性比敦化-密山断裂强,且具有两端强而中间弱的分段活动特点;深震区P轴平均走向为288°,倾角约31°,断裂活动以逆断为主;郯庐断裂带北段附近浅震P轴走向以NEE-SWW向为主,倾角平均26°,T轴走向以NNW-SSE向为主,倾角平均23°,断裂活动以走滑和逆断为主。浅震区和深震区主压应力方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低角度高速水平消减产生的NWW向挤压应力作用下,郯庐断裂北段右行走滑派生的次级应力场的影响。
葛荣峰张庆龙解国爱徐士银王锡勇陈娟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地壳应力西太平洋板块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残留地层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0
2008年
结合实钻井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统层对比与深度校正,获得了渤海湾盆地新生界各主要组段地层残留厚度分布图,从整体上反映了全盆地新生界沉积格局与残留地层分布特征。通过深入揭示残留地层所蕴涵的构造信息,为正确认识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形成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对不同时期残留地层分布面积、沉积中心、沉积长轴的综合分析和对比表明,渤海湾盆地自孔店期至东营期总体上是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所产生的弧后拉张应力控制,且在其形成演化的整个过程中还持续叠加有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和作用,并认为这种右旋剪切应力场可能是由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和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所共同产生的。
丁增勇王良书钟锴张鹏刘绍文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被引量:2
2011年
我们由 teleseismic 接收装置功能组成使用侧面学习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外壳的厚度和结构。Mohorovii 断绝(莫霍) 在所有车站下面被识别了。它的深度逐渐地向东南减少,从在到 Qinling Orogen 的北边缘附近的 30 km 的厄多斯·布洛克的大约 43 km。我们的结果在外壳的结构和莫霍的特征显示出清楚的侧面的变化。因此,学习区域能被划分成四部分:(1 ) 在厄多斯·布洛克,下面,莫霍在 40 km 的深度可见、扁平。外壳的结构被稳定的 cratonic 外壳最好描绘。(2 ) 在 Weihe 山西 Graben,莫霍被大约 3 km 高举,它可以是上面的披风材料的 upwelling 的结果。(3 ) 在 Xionger-Funiu 山下面,莫霍在在 36 和 33 km 之间的深度是扁平的,但是向东南变得更浅。(4 ) 在 Hehuai 盆,邻近 Qinling Orogen 的北边缘,莫霍与 31 km 的吝啬的深度显示出强壮的侧面的变化。这里的外壳的结构是复杂的,它可以显示复杂构造环境。另外,莫霍清楚地在二个地点被打断(在车站 st11 和 st18 下面) 近主要的构造边界。这些结果建议沿着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深外壳的结构有大侧面的可变性,它强烈在表面上影响复杂地质的特征。而且,这些结果能帮助我们理解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LU YiFeng XU MingJie WANG LiangShu MI Ning LI Hua YU DaYong
关键词:深部地壳结构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秦岭造山带莫霍面地壳厚度
鄂尔多斯及其东西缘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块体隶属华北克拉通,南抵秦岭—祁连造山带,是我国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刚性块体。从中生代早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拼贴及秦岭褶皱造山,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华北东部的弧后拉张,华北岩石圈...
黄韬王良书徐鸣洁米宁李华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in the 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被引量:9
2011年
As a parameter that describes heat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rocks,thermal conductivity is indispensable for studying the thermal regime of sedimentary basins,and retrieving high-quality data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the basis for geothermal related studies.The optical scann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 measur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745 drill-core samples from the Tarim basin,the largest intermontane basin with abundant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China,and water saturation correction is made for clastic rock samples that are of variable porosity.All the measured values,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in this area,are integrated t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in the basi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generally range from 1.500 to 3.000 W/m·K with a mean of 2.304 W/m·K.Thermal conductivity differs considerably between lithological types:the value of a coal sample is found to be the lowest as being only 0.249 W/m·K,while the values for salt rock samples are the highest with a mean of 4.620 W/m·K.Additionally,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same or similar lithologic types show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suggesting that thermal conductivity cannot be used for distinguishing the rock types.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values of mudstone and sandstone generally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burial depth and geological age of the formation,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porosity of rocks on thermal conductivity.In general,the mineral composition,fabric and porosity of rock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The research also reveals that the obvious contrast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al and salt rock with other common sedimentary rocks can induc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formations,which can modify the thermal evolution and maturity of the source rocks concerned.This find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oil and ga
LIU ShaowenFENG ChanggeWANG LiangshuLI Cheng
关键词:PETROPHYSIC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