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1245)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朱永海张舒予欧阳汝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视觉
  • 1篇叙事
  • 1篇中国文化对外...
  • 1篇视觉表征
  • 1篇视觉思维
  • 1篇视觉素养
  • 1篇视觉素养教育
  • 1篇视域
  • 1篇思维
  • 1篇素养教育
  • 1篇文化创意
  • 1篇文化对外传播
  • 1篇文化叙事
  • 1篇教育
  • 1篇包容性
  • 1篇包容性发展
  • 1篇传播学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朱永海
  • 1篇欧阳汝梅
  • 1篇张舒予

传媒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视觉表征与创新发展被引量:17
2013年
近年来,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符号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却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干扰和围剿。文化对外传播需要采用"谦逊性的适应"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文化表征的过程的三个阶段入手:(确立)文化思想价值—(选择)叙事与编码—(应用)表征技术。作为中间层的"叙事和编码(N&C)",如果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与视觉编码方式,所表达的意义空间层次不同,所表现的文化思想与表达的意识形态也就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空间,具有广阔的创意价值,也是文化传播与创新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基于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与其说是"适应性的传播策略",不如说是,吸收他国文化元素为我所用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实现着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的创新使命,从而能练就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能力,包容的过程便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借助于数字视觉媒体技术可以推进文化业态创新。
朱永海张舒予
关键词:文化对外传播文化叙事文化创意包容性发展
传播学视域下视觉素养教育探析被引量:5
2012年
视觉素养,不是简单的看的能力,而是后天形成的一种观看与理解视觉信息的人文修养[1],是能够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传播学理论与视觉素养理论的有机结合对于探讨视觉信息的生成、交流与共享、重构与创作等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视觉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可从视觉思维、视觉表达、视觉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视觉信息重构及视角信息的创造五个方面来入手。
欧阳汝梅朱永海
关键词:视觉素养视觉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