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199)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时宏远王历荣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 海上战略通道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7
- 2015年
- 经济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的核心。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与能源运输依赖海上运输的程度不断加深,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贸易安全、能源安全与海上战略利益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与海上通道的理性认识入手,重点分析了海上通道对中国国际贸易安全、能源安全的影响,从加强国际与地区海上安全合作、加强中国远洋海军力量的建设、探索新的贸易与能源运输通道以分散运输和经济风险等方面探讨如何确保中国海上通道的安全畅通,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
- 王历荣
- 关键词:经济安全贸易安全能源安全
- 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认知与反应被引量:8
- 2012年
- 为了保护在印度洋的利益,中国不得不进入并逐渐扩大在印度洋的活动。而这却引起了印度的猜忌和怀疑。尽管认为中国目前在印度洋的远距离投送能力尚不强,然而印度仍对中国在印度洋的意图、与印度洋岛国不断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行为充满了担忧,认为所有这些活动都有针对印度的一面。为了防范和反制中国,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海军;加强与印度洋岛国的关系;提升与美国的关系;实施"东向"政策;不断进入西太平洋特别是南中国海。由于对中国在印度洋真正的意图和能力缺乏了解,印度这些单方面的认知和举措不仅未能解决其"安全困境",反而使中印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 时宏远
- 中非能源合作海上运输安全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能源进口安全的关键是运输,而海上运输又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最薄弱环节。影响中国进口非洲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国际上围绕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加剧、海上通道沿岸国的政局恶化、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 王历荣
- 关键词:海上运输影响因素
- 环印度洋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基于对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的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经过十几年发展,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扩充了成员国;推行了经贸合作四项原则;提升了经贸合作水平;扩大了合作范围,明确了优先合作领域。然而,这些成就与其庞大的人口和面积相比并不成比例。这主要因为一些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矛盾,包括成员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但互补性不强,缺少资金和技术,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较高,协商一致原则使联盟运转效率大打折扣等。虽然成效不显著,但印度希望主导联盟的意图却非常明显,这不利于中国加强与联盟的关系。
- 时宏远吴杭剑
- 关键词:经济合作
- 全球化背景下的海上通道与中国经济安全被引量:4
- 2012年
-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安全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的核心。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和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海上战略通道越来越关乎中国海外贸易与能源运输安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通过将海上通道与国家经济安全相结合,论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来自国际海上通道的挑战以及海上通道安全对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探讨打造海上安全通道、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 王历荣
- 关键词:经济安全能源
- 印度的海洋强国梦被引量:11
- 2013年
- 三面环海的印度海上利益广泛,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为了保护这些利益,印度分别于2004、2007、2009年发布了三个海洋文件,大体勾勒出印度海洋战略的总目标:主导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该战略目标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威慑性和排外性。现阶段,印度虽然与美国在印度洋存在矛盾,但两国更多地保持着合作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海上挑战国。
- 时宏远
- 关键词:海洋战略
- 试析冷战后印度与巴西关系的变化
- 2013年
- 印度位居南亚,巴西坐落于南美,两国相距1.4万公里,这一距离在冷战期间曾大大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但冷战后,两国关系已不再受距离的严重束缚,获得了长足发展。由于印度和巴西都是各自地区内主导性国家,也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不仅对各自地区,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 时宏远
- 关键词:冷战后政治经济体制冷战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