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07369)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孔抗美陈业晞肖叶玉沈智威吴仁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穴位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被引量:8
- 2010年
- 背景:研究发现脊髓功能激活区域和电生理等理论对应区域相一致,多数学者认为使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是可行的。目的:检测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验证使用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来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电针同时刺激3例脊髓损伤患者和5名健康志愿者的右手合谷穴和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真实的激活区,分析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分布特征,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激活分布对比,找出患者的激活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5名健康志愿者在脊柱C2、C5段均重复出现激活信号,在C6段4名出现激活;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柱C2,C6段均出现均重复出现激活,其中1例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激活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观察到针灸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激活,因此可以根据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 陈业晞沈智威李志扬肖叶玉吴仁华孔抗美
-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脊髓损伤穴位SEEP
- 电针刺激穴位的脊髓fMRI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检测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的脊髓fMRI的可行性。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同时刺激右手合谷穴和右肘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功能激活的t检验图,在矢状位上分析脊柱不同区的激活总像素数和最大强度值,在横断位上观察激活区的位置,并对比不同刺激时间对激活分布和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 8名志愿者脊髓中均存在激活,矢状面上激活点分布在脊柱C2~T1段,但主要集中在脊柱C2、C4、C5和C6段。横断面上主要激活区域位于同侧,尤其是在脊髓的后角及前角(功能区),同时发现对侧后角有少量显著激活区。与刺激5次组相比,刺激3次组的最大激活信号强度较高,且伪激活数较少。结论使用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通过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观测到脊髓的功能激活区,而且激活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
- 陈业晞沈智威肖叶玉李志扬吴仁华孔抗美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脊髓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