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0803)

作品数:42 被引量:583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效科冯兆忠欧阳志云冯宗炜王新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16篇臭氧
  • 8篇水稻
  • 6篇多环芳烃
  • 5篇叶片
  • 5篇小麦
  • 4篇土壤
  • 4篇物量
  • 4篇光合作用
  • 3篇冬小麦
  • 3篇同位素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气体交换
  • 3篇气体交换参数
  • 3篇珠江三角
  • 3篇珠江三角洲
  • 3篇微生物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系统
  • 3篇根系
  • 3篇光合特性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上海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20篇王效科
  • 14篇冯兆忠
  • 11篇欧阳志云
  • 10篇王新明
  • 10篇冯宗炜
  • 9篇郑启伟
  • 6篇盛国英
  • 6篇谢居清
  • 6篇傅家谟
  • 5篇郑飞翔
  • 5篇张干
  • 5篇易志刚
  • 5篇刘国卿
  • 5篇李军
  • 4篇张巍巍
  • 4篇姚芳芳
  • 4篇祁士华
  • 3篇彭先芝
  • 3篇文晟
  • 3篇陈展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环境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分析化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环境化学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9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itric Oxide Emission Following Wetting of Dry Soils in Subtropical Humid Forests被引量:2
2009年
Information about soil nitric oxide (NO) emissions from subtropical forests is quite limited, and even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pulse emission of NO when wetting soil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ryness.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NO fluxes following wetting of dry soil in a broadleaf forest and a pine forest in subtropical China. Large pulses of NO fluxes were observed after soil wetting in both forests. NO flu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in 0.5 h following wetting in both forests and reached peak 1 and 4 h after soil wetting in the pine forest and the broadleaf forest, respectively. In the broadleaf forest, averaged peak flux of NO pulses was 157 ng N m -2 s -1 , which was 8 times the flux value before wetting, and in the pine forest, the averaged peak flux was 135 ng N m -2 s -1 , which was 15.5 times the flux value before wetting. The total pulses-induced NO emissions during the dry season were roughly estimated to be 29.4 mg N m -2 in the broadleaf forest and 22.2 mg N m -2 in the pine forest or made up a proportion of 4.6% of the annual NO emission in the broadleaf forest and 5.3% in the pine forest.
LI De-Jun and WANG Xin-Ming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
小麦产量形成对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响应的整合分析被引量:30
2008年
应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研究了大气臭氧(O3)浓度增加对小麦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Web of Science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共收集39篇原始论文.结果表明,大气臭氧浓度增加可导致小麦的产量在当前环境浓度的基础上降低26%,籽粒重、穗粒数和穗数分别降低18%,11%和5%,收获指数减少11%.叶片生理对大气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比产量敏感得多,如光饱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40%,31%和46%.春小麦和冬小麦对臭氧的响应相似.大部分指标显示了小麦叶片生理和产量的降低随着臭氧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趋势.在小麦灌浆期,臭氧浓度增加引起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得最大.大气CO2浓度升高可以明显减轻或抵消大气臭氧浓度增加引起的减产效应.
冯兆忠小林和彦王效科冯宗炜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小麦臭氧气体交换
不同臭氧熏气方式对油菜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为准确评价臭氧(O3)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油菜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实验包括3种O3水平,一种为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CF),两种高浓度O3处理: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恒定浓度为100nL·L-1的O(3CF100);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特征,其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O3(CF100D).结果表明,CF100和CF100D均能使油菜叶片膜透性和H2O2自由基含量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rate,Pn)降低,最终导致油菜生物量和产量降低.与CF相比,CF100和CF100D熏气下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降低3.7%和18.6%.同时,实验还表明,CF100D对油菜的影响大于相同剂量的CF100.以上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O(3CF100和CF100D)能够破坏细胞膜系统,减少光合色素数量,降低光合速率,从而降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2)相同平均浓度和剂量的高浓度O3对油菜的影响因熏气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目前采用的O3平均浓度和O3剂量指标不能准确评价O3浓度升高对油菜的影响.
郑启伟王效科冯兆忠冯宗炜欧阳志云谢居清
关键词:油菜
珠江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有机含硫气体地气交换通量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选取珠江三角洲森林、稻田和城市草地和菜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测量土壤COS、DMS、CS2和DMDS通量,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含硫气体交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和菜地交换速率最大,城市草地次之,森林土壤交换速率最小。森林土壤吸收COS,释放DMS,有凋落物土壤气体交换速率高于无凋落物土壤,CS2和DMDS源与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森林COS通量受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共同影响;有水稻稻田吸收COS,无水稻稻田释放COS,有水稻稻田DMS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无水稻稻田。干旱稻田土壤吸收COS,水淹土壤释放COS,但DMS、CS2和DMDS释放速率两者间无显著影响;城市草地吸收COS释放DMS,CS2和DMDS存在不确定性,有草土壤COS和DMS交换速率高于无草土壤,割草前后气体释放速率无显著变化;菜地释放VOSCs,其中DMDS占75%。
易志刚王新明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通量珠江三角洲
臭氧对水稻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0
2009年
采用旋转布气法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s,OTCs)装置,研究4种臭氧(O3)浓度水平(过滤大气,O3浓度20nl·L–1;环境大气,O3浓度40nl·L–1;中等O3浓度处理,O3浓度为75nl·L–1;高浓度处理,O3浓度为150nl·L–1)下水稻(Oryzasativa)根系中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差异。主要结果表明与过滤大气处理相比,O3浓度升高(75和150nl·L–1)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根系大幅度、过早地衰退;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根系MDA含量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根系中H2O2含量大幅度显著上升,并随着O3处理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变化幅度增大;CAT与POD活性则表现出升高趋势,但处理后期升高幅度略微降低;整个处理期间根系ASA含量无显著变化。环境大气处理与过滤大气处理植株各个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略微下降,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根系活力与蛋白质含量出现显著下降,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会对植物地下部分根系产生影响;随着O3胁迫时间的延长,植物将面临着缺乏强有力的根系生理代谢活力支持。
张巍巍郑飞翔王效科冯兆忠欧阳志云
关键词:臭氧水稻蛋白质抗氧化系统
利用SPMD技术监测珠江三角洲大气中多环芳烃被引量:10
2004年
利用半渗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进行了分季度为期一年的监测,同时在广州(GZ01站)用大流量采样器进行主动采样分析.结果表明,SPMD主要采集大气气态多环芳烃,其富集速率Rs受温度影响显著,低温更有利于SPMD对有机物的渗透富集.大气气态PAHs浓度季节差异明显,各季度平均值分别为286.0ng/m3(4~6月),322.0ng/m3(7~9月),216.4ng/m3(10~12月)和153.3ng/m3(1~3月),温度是影响气态PAHs含量高低的主因素.该区域内,污染程度呈南北低、中间高.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刘国卿张干李军彭先芝祁士华
关键词:SPMD多环芳烃珠江三角洲
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在松针和SPMD上的分布被引量:14
2005年
通过松针监测与半渗透膜被动式采样技术 (SPMD ) ,分析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来源及其分布 ,同时对这两种被动式采样技术进行了比较 松针及SPMD主要富集气态多环芳烃 (2— 4环 ) ,气态多环芳烃在松针和SPMD样品中的总含量分别为 313 9— 30 4 3 5ng·g-1和 14 5—116 9ng·SPMD-1·d-1 大气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区域差异明显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 (广州、佛山和东莞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高 ,沿海地区的珠海、香港偏低 ,分子标志物指数表明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热成因 (燃烧 )来源 松针和SPMD对气态多环芳烃的监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刘国卿张干刘向李军郭玲利
关键词:采样技术生物指示松针
外源抗坏血酸对臭氧胁迫下水稻光合及生长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为研究臭氧浓度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的防护作用,在田间原位条件下,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对O3胁迫下水稻光合及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3胁迫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净同化率、相对生长速率及粒/叶面积(cm2)均显著下降;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和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外源抗坏血酸对O3胁迫下水稻的净同化率、相对生长速率及粒/叶面积(cm2)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粒/叶面积(cm2)的提高有利于水稻源、库协调发展,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进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
谢居清李国学王效科郑启伟冯兆忠
关键词:水稻臭氧光合特性
无线网络节点的太阳能最优利用效率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提高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太阳能电池供电节点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了太阳能电池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之间的供求关系。采用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的自适应供求算法,构建了在标准光强下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与传感器网络节点所耗功率的自适应平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体现了太阳能电池与网络节点能量的自适应供求关系,确保了传感器节点长期稳定地工作,尽可能地延长了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谭春禄刘勇李秀珍仲元昌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算法
亚硫酸氢钠和半胱胺衍生法测定大气甲醛中碳同位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单体化合物稳定同位素(CSIA)技术研究了甲醛合次硫酸氢钠(HMSNa)与半胱胺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探讨了半胱胺衍生化法测定大气甲醛碳同位素的可行性.为了评价实验的稳定性与精确度以及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本实验采用不同同位素组成的HMSNa在酸性条件下分解,分解后的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不同摩尔比的半胱胺反应,研究了该衍生化过程的反应条件和同位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HMSNa在pH值为1~2,60 ℃条件下分解,分解后的甲醛在PH值为8~9的条件下与摩尔比1: 20到1: 30半胱胺反应,该衍生化条件较为理想且该过程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实验重现性好,测定精度高;可以用于大气甲醛同位素组成分析.
余应新文晟冯艳丽毕新慧王新明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甲醛亚硫酸氢钠半胱胺噻唑烷同位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