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516A02)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6H指数:8
- 相关作者: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方日尧梁东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ICP-AES测定植株样品中不确定误差的估算被引量:4
- 2007年
- 为了探讨植株样品中多种大量、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湿法硝酸-高氯酸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试样中K、Ca、Mg、Cu、Zn、Fe、Mn、Al、Cd、Cr、Mo、P、Pb、S等元素,研究了样品的处理、标准样品的配制等过程不确定误差的问题。结果表明,元素的检出限为0.025-0.064μg/mL,变异系数为0.2%-5.3%,标准样品测定的绝对偏差为1.35%-4.50%(除Pb以外,为-8.33%)。由于测定中变异过大,所以B、Si不宜采用多元素法同时测定。在所有考虑到的不确定误差中,标准样品的制备和消解样品的转移是最重要的两个误差源。ICP-AES法同时测定植株体大量、微量元素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的方法。
- 尚浩博强虹梁东丽方日尧
- 关键词:检测限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分析被引量:232
- 2002年
-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对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随施氮量的增加 ,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 ,而氮肥的损失率和土壤残留率有升高的趋势。以尿素作氮源将肥料混施入 0~ 10cm土壤或撒施后立即灌水的条件下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氨挥发的累积损失量分别为每公顷 12 .8(N0 )、2 2 .0(N12 0 )、33.0 (N2 4 0 )和 6 4 .5kgN(N36 0 ) ,氨挥发损失率依次为 3.8%、4 .2 %和 7.2 %。用乙炔抑制 土柱培养法测定的冬小麦生育期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每公顷小于 1kgN ,氮肥的硝化 反硝化损失率仅为 0 .2 1%~ 0 .2 6 %或痕量。夏玉米季硝化 反硝化总损失量为每公顷 1~ 14kgN ,相当于当季施氮量的 1%~ 5 %。在北京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 ,氮素的气体损失不超过总施氮量的 10 % ,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是淋洗出 0~ 10 0cm土体 ,在下层土壤中累积。
- 巨晓棠刘学军邹国元王朝辉张福锁
-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氨挥发硝态氮
-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7年
-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70%的条件下,铵态氮肥处理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量分别为233.6±165.4μg/(m2.h)和166.4±153.3μg/(m2.h);而施用硝态氮肥时则仅为75±40.2μg/(m2.h)和49.27±17.0μg/(m2.h)。施肥后短期内,铵态氮肥排放的N2O量显著高于硝态氮肥处理,由此可说明黄土性土壤表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在自然矿化条件下黄土性土壤N2O的排放量约为17.0μg/(m2.h)。如果把两个水分处理相比较,土壤水分对铵态氮肥处理土壤N2O的排放影响不明显,而对施用硝态氮肥的土壤有明显影响,高水分处理更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在施肥后短期内影响土壤的pH值和有效NO3--N、NH4+-N含量,而反过来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N2O的产生和排放。
- 梁东丽方日尧李生秀Ove Emteryd张兴昌
- 关键词:铵态氮肥硝态氮肥N2O排放田间持水量
-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Ⅰ.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被引量:62
- 2002年
-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 45% ,吸收土壤氮占 55%。氮肥在整个作物 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损失量增加。施氮量为 1 2 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只有 9%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 45%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45% ;施氮量为 3 6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为 55%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 3 %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回收率为 2 1 %。残留肥料氮以NH4 N存在的数量很少 ,以NO3 N存在的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低量施氮时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数量远远高于前两种形态 ,但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比例与NO3 N相当。肥料氮在 0~ 1 0 0cm土壤各层次中均有残留 ,随着深度的增加 ,残留量减少。从整体上看 ,肥料氮在收获时往下移动超出 1 0 0cm土体。
- 巨晓棠潘家荣刘学军陈新平张福锁毛达如
- 关键词: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氮肥去向
- 黄土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N_2O浓度的原位监测被引量:9
- 2009年
- 用土壤探头法对黄土性土壤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3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证实了黄土性土壤深层反硝化作用的存在,且N2O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表现为N2O浓度受土壤气候条件(温度和降水)和生产管理措施的影响,丰水年明显高于亏水年;在降水或灌溉后出现瞬时N2O浓度峰。由于小麦和玉米生长特点和作物生长季气侯特点的差异,玉米生长季土壤剖面各层N2O浓度显著高于小麦生长期土壤剖面各层的浓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不同土层N2O浓度的变化对照处理为60cm≈90cm≈150cm>30cm>10cm,而施肥处理为60cm>90cm≈150cm>30cm>10cm。深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的反硝化作用,施肥显著地增加各土壤层次N2O的产生量。
- 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方日尧Ove EmterydTord Magnusson
- 关键词:黄土性土壤N2O土壤剖面反硝化作用
- 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去向研究被引量:134
- 2003年
- 采用田间微区1 5N示踪试验研究了肥料氮在冬小麦、夏玉米当季和后茬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下 ,N 12 0kg hm2 的施肥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产量 ,再增加氮肥施用量作物产量不再增加 ;其氮肥利用率和残留率均显著高于施氮量为N 36 0kg hm2 ,损失率则远低于后者 ;在一季作物生长后仍有 2 0 .9%~4 8 4 %肥料氮残留于 0~ 10 0cm土层 ,这些残留的肥料氮在后茬的利用率不足 8% ,至施肥后第 2或第 3茬作物 ,仍有部分肥料氮残留于土壤。在低施氮量时 ,肥料氮以NO-3 N残留的量很低 ,在高施氮量时 ,残留氮除以有机态、微生物态氮形式存在外 ,以NO-3 N形式存在的比例也很高 ;在氮素损失途径中 ,淋洗损失可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巨晓棠潘家荣刘学军张福锁
-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利用率
- 氮肥运筹对面条小麦品种陕农229淀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以适宜做面条的优质中筋小麦陕农 2 2 9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基施追施之比对面条小麦籽粒淀粉性状和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施氮比例可降低籽粒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直 支值 ,提高面粉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稀懈值。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直 支值与主要粘度参数间均存在负相关 ,淀粉直 支值与主要粘度参数间负相关性较高。本试验中 ,陕农 2 2 9以施氮量为 2 6 2 .5kg hm2 、基追比 6∶4~ 5∶5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及直 支值较低而峰值粘度和稀懈值较高 ,且产量较高 ,是面条小麦较理想的氮肥运筹方式。
- 许轲戴其根葛鑫陆纪元霍中洋张强龚振恺刘强赵新华
- 关键词:氮肥淀粉品质淀粉性状糊化特性
- 施氮量对江苏里下河稻区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20 0 1— 2 0 0 2年在江苏里下河稻区的高邮 (北纬32 7°)布置不同施氮量试验 ,以当地优质常规主栽粳稻品种97 30 17为研究对象 ,研究该地区施氮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不施任何氮肥 ,稻谷产量 4 5 0kg/ 6 6 7m2的基础地力上 ,施氮 13~ 16kg/ 6 6 7m2 时 ,可获得最佳综合生产力 ,即高产。
- 阙金华张洪程宋锦花万靓军戴其根霍中洋郭万胜嵇玉华
- 关键词:水稻综合生产力施肥量氮肥稻米品质
- 有机磷杀虫剂——灭克磷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的效应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多室隔网培养法,在宿主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灭克磷对AM真菌生长的直接效应。与对照相比,0.5、1.5和3.5mg/kg灭克磷使Glomusmosseae菌丝生长量和具有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菌丝生长量明显地增加;随着灭克磷剂量的增加,菌丝总量的相对生长速率呈降低趋势,但在数值上仍然高于对照的;与此同时,高剂量(1.5和3.5mg/kg)灭克磷使Glomusmosseae活性菌丝量的相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达到几乎停止的水平。上述结果说明,低剂量灭克磷(0.5mg/kg)对AM真菌生长和代谢活性都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是在高剂量灭克磷(1.5和3.5mg/kg)下菌丝生物量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只是AM真菌对毒物的应激反应。
- 范洁群冯固李晓林
-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生物量
- 江苏淮北稻区施氮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2001-2002年在江苏淮北稻区的东海(北纬34 5°)布置不同施氮量试验,以当地优质常规主栽粳稻品种早丰9号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地区施氮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任何氮肥,稻谷产量6006kg·hm-2的基础地力上,施氮225~270kg·hm-2时,可获得最佳的综合生产力,即高产、优质、高效能得到协调统一。
- 蒋小平阙金华万靓军张国良刘强徐宗进段祥茂张洪程
- 关键词:淮北稻区施氮量水稻综合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