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N1007)
-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一池陈清英朱思林江萧龚林光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自变量,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6℃,70%乙醇提取1.3 h,料液比1∶22;油茶籽总黄酮提取率1.87%,与理论值(1.89%)接近。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靠,为油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 陈诗强林江萧陈剑锋刘国敏龚林光梁一池
- 关键词:油茶籽总黄酮
- 金花茶不同部位多糖的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33
- 2014年
- 目的:测定金花茶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运用超声提取方法提取金花茶叶子、芽尖、果壳、花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通过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检测法、邻苯三酚法和邻二氮菲法检测金花茶叶子、芽尖、果壳和花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应用综合评分法,对各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金花茶花、叶、芽尖、果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2.88,29.48,35.89,30.02 g·kg-1;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抗坏血酸(0.100 g·L-1)>花(0.135 g·L-1)>果壳(0.165 g·L-1)>芽尖(0.243 g·L-1)>叶(0.330 g·L-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顺序为抗坏血酸(0.200 g·L-1)>花(0.344 g·L-1)>果壳(0.435 g·L-1)>芽尖(0.881 g·L-1)>叶(1.011 g·L-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抗坏血酸(0.2 g·L-1)≥芽尖(25.0 g·L-1)>果壳(25.0 g·L-1)>花(25.0 g·L-1)>叶(25.0 g·L-1);当生药浓度达到25.0 g·L-1时,花、芽尖、果壳对羟基自由基消除率均大于50%,但均小于抗坏血酸(2 g·L-1);综合评分为芽尖(55.05)>花(52.79)>果壳(51.97)>叶(23.73)。结论: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金花茶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稳定可行,金花茶水提物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且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
- 牛广俊朱思陈清英陈天增陈学圣梁一池
- 关键词:金花茶多糖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