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5113)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滕元成李玉香任雪潭曾冲盛徐会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榍石
  • 8篇固溶
  • 6篇固溶体
  • 5篇钙钛锆石
  • 5篇
  • 4篇浸出
  • 4篇浸出率
  • 4篇
  • 3篇固化体
  • 2篇电性能
  • 2篇压电
  • 2篇压电陶瓷
  • 2篇压电性
  • 2篇压电性能
  • 2篇人造岩石
  • 2篇陶瓷
  • 2篇钛酸
  • 2篇无铅
  • 2篇无铅压电
  • 2篇无铅压电陶瓷

机构

  • 21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建设职业...
  • 1篇保定天威薄膜...

作者

  • 18篇滕元成
  • 13篇李玉香
  • 8篇任雪潭
  • 5篇曾冲盛
  • 4篇徐会杰
  • 3篇王进
  • 3篇任雪谭
  • 2篇刘敏
  • 2篇陈雅斓
  • 2篇王军霞
  • 2篇梁晓峰
  • 2篇杨世源
  • 2篇窦天军
  • 2篇黄俊俊
  • 2篇尹光福
  • 2篇吴浪
  • 2篇周飞
  • 1篇周冠南
  • 1篇张朝彬
  • 1篇蒋友新

传媒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辐射防护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陶瓷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泥固化体核素浸出扩散模型的比较研究
基于水泥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浸出的扩散机制,根据Fick第二定律及初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浸出的衰变扩散模型,并引入耦合因子对扩散系数进行了修正。通过与国外已有扩散模型的对比,对实验室规模及工业规模水泥固化Cs的浸出行为进行了...
李玉香全明易发成肖正学陈雅斓
关键词:耦合因子
文献传递
(0.94-x)Bi_(0.5)Na_(0.5)TiO_3-0.06BaTiO_3-xLiNbO_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微结构和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0.94-x)Bi0.5Na0.5TiO3-0.06BaTiO3-xLiNbO3(BNBT6-xLN,x=0~0.03)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iNbO3的引入对BNBT6陶瓷微结构、铁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各组分均具有纯的钙钛矿结构。掺入适量LiNbO3可使陶瓷的晶粒变得更均匀,致密度增加。当x≤0.02时,剩余极化强度Pr随x增大略有降低;当x>0.02时,电滞回线出现变形,陶瓷内极性相和非极性相共存,Pr和矫顽场Ec都急剧下降。随着x的增加,压电常数d33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逐渐增大,退极化温度Td逐渐降低。当x=0.02时d33达到最大值150pC/N,此时kp=27%,Pr=34.1μC/cm2,Ec=28.8kV/cm。
周飞吴浪吴文娟滕元成李玉香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微结构压电性能铁电性能
SiC固定模拟放射性石墨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用12C模拟放射性同位素14C,利用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的SiC固定石墨。以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SiC,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分析手段,研究温度、球磨时间、保温时间等因素对SiC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和石墨直接合成SiC的反应为扩散控制的固相反应,开始反应温度在1230℃以下,较佳合成温度为1330℃;在1300℃合成SiC,球磨对SiC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1270℃以下合成SiC,无气氛保护球磨不利于SiC的合成,煅烧温度越低,负面影响越大;合成SiC的较佳保温时间为1 h。
赵岭岭滕元成刘兵任雪潭易勇王山林
关键词:SIC石墨
铈在榍石固溶体中固溶量的研究
以CaCO、SiO、TiO、CeCO·10HO和AlO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榍石固溶体,借助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二次电子像(BSE)、能谱(EDS)等分析手段,研究铈在榍石固溶体中的固溶情况。结果表明,引入...
滕元成赵伟李玉香任雪谭黄俊俊
关键词:榍石固溶体
文献传递
钛酸钡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着重从引入新组元(如BaZrO3、Bi0.5Na0.5TiO3等)和采用新的制备技术(如微波烧结、二步烧结、晶粒取向生长技术等)两个方面综述了近期BaTiO3基压电陶瓷的研发进展,并就BaTiO3基压电陶瓷今后的研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吴浪滕元成李玉香周飞
关键词:钛酸钡无铅压电陶瓷压电性能
Ca_(0.9)Ce_(0.1)Ti_(0.8)Al_(0.2)SiO_5在水热作用下的化学稳定性
2013年
通过固相法合成掺铈榍石固溶体(Ca0.9Ce0.1Ti0.8Al0.2SiO5),采用PCT粉末浸泡试验法,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掺铈榍石固溶体在热液作用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掺铈榍石固化体在不同条件下(温度150~200℃,0.476~1.554 MPa,pH值5~9),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各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逐渐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
任雪潭滕元成李玉香宫淼淼
关键词:浸出率
TiO_2对磷酸钙玻璃结构影响的Raman光谱研究
2011年
利用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DSC)技术研究了包容TiO2的磷酸钙玻璃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TiO2添加量小于3 mol%时,与磷酸钙形成均质玻璃。添加量为6~12 mol%时,玻璃基体中生成了Ca2P2O7和CaTi4(PO4)6晶相。随着TiO2的加入,玻璃体系中发生了偏磷酸盐向焦磷酸盐和正磷酸盐的结构转变。TiO2添加量小于3 mol%时,加入TiO2增强了玻璃结构的内聚力,使得玻璃转变温度逐渐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增强。
梁晓峰尹光福杨世源王军霞
关键词:TIO2磷酸钙玻璃结构RAMAN光谱
榍石固溶体的稳定性被引量:5
2010年
以H2SiO3、CaCO3、TiO2、Nd2O3和Al2O3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合成的榍石固溶体,对合成榍石固溶体进行PCT粉末浸泡实验和60Co源辐照试验,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原子吸收光谱(AAS)、荧光光谱(FS)、激光拉曼光谱(LRS)分析等手段,研究榍石固溶体的化学稳定性和抗γ射线辐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pH值为5~9的水溶液中掺钕榍石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辐照累计剂量为5.76×105Gy的60Co源辐照没有造成榍石固溶体晶格的的辐射损伤,榍石固溶体具有良好的抗γ射线辐照稳定性;在90℃、pH值为7的浸泡条件下,榍石固溶体的Ca2+、Ti4+和Nd3+的42d归一化浸出率分别为6.32×10-3、3.9×10-5、5.38×10-3g/(m2·d)。
滕元成曾冲盛窦天军李玉香徐会杰任雪潭
关键词:榍石固溶体浸出率稳定性
榍石基人造岩石固溶钕(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以CaCO3、H2SiO3、TiO2、Nd2O3和Al2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固溶钕的榍石矿物。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钕在榍石矿物中的固溶情况,探讨了Nd3+和Al3+的引入对榍石晶格常数和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Al3+进行电价补偿,Nd3+能较好地固溶到榍石晶格当中;掺入Nd3+和Al3+导致榍石晶胞a轴收缩,b轴和c轴伸展;掺入Nd3+和Al3+,榍石固溶体晶粒生长速度减慢,晶体易长成粒状体。
曾冲盛滕元成李玉香赖振宇窦天军刘敏
关键词:榍石固溶晶格常数
榍石固溶体中钕的固溶量被引量:5
2009年
以CaCO3、H2SiO3、TiO2、Nd2O3和Al2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榍石固溶体,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分析手段,研究钕在榍石固溶体中的固溶情况。结果表明,引入Al^3+作为电价补偿时,Nd件能较好地固溶在Ca1-y,NdyTi1-yAly,SiO5固溶体中,其固溶量为12.3%~13.56%;不引入电价补偿时,Nd较难在Ca缺位的Ca1-3/2,NdyTiSiO5固溶体中固溶,其固溶量约为3.5%;合成掺Nd榍石固溶体的较佳温度为1270℃。
滕元成曾冲盛任雪潭王进刘敏徐会杰
关键词:榍石固溶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