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90244)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相关作者:何维崔莲仙李建强崔永春郗雪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子结构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结构
  • 1篇NKG2D
  • 1篇ROSETT...
  • 1篇TLR
  • 1篇TMB
  • 1篇ANTI-T...
  • 1篇DE3
  • 1篇IFN-Γ
  • 1篇CD
  • 1篇ANTI-V...
  • 1篇ANTI-B...
  • 1篇MYSTER...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崔莲仙
  • 2篇何维
  • 1篇崔永春
  • 1篇曹伟
  • 1篇孔燕
  • 1篇郝志勇
  • 1篇马驰
  • 1篇郗雪艳
  • 1篇李建强

传媒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Cellul...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ULBP4原核表达、生物学功能鉴定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ULBP4重组蛋白,并制备其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Ab),为γδT细胞对ULBP4的识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ULBP4的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用RT-PCR方法从HO-8910细胞中扩增得到ULBP4片段,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ULBP4(前225aa胞外段),在Rosetta-gamiTMB(DE3)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且主要位于包含体中,经纯化透析复性后,分析其对NK细胞IFN-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ULBP4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常规融合,依次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法、克隆化培养、荧光免疫检测和流式细胞术以及Western blot筛选和鉴定抗ULBP4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构建了pET22b(+)/ULBP4(225aa)原核表达体系,并检测到重组蛋白的有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可以刺激NK细胞IFN-γ细胞因子的分泌。此外,还获得了4株可稳定分泌抗人ULBP4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ULBP4,为γδT细胞的识别机制研究建立抗原制备平台,同时所制备的抗人ULBP4 mAb,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曹伟郝志勇郗雪艳孔燕马驰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NKG2DIFN-Γ单克隆抗体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γδ T Cell Recognizing Lipid A
2005年
Traditionally, the materials which are regarded as antigens recognized by γδ T lymphocytes are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not nucleic acid or lipid. Recentl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γδ T cells can recognize lipid A and directly induce immune responses that involve CD1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type 1) family and Toll like receptors (TLRs). This is a review about the interacting-mechanism, immunological effec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m.
Yongchun CuiLianxian CuiWei He
关键词:TLRANTI-BACTERIALANTI-TUMORANTI-VIRUS
CD1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6年
CD1分子的抗原提呈是独立于MHCⅠ和MHCⅡ以外的途径,它在抗原的装载、胞内运输及其加工处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不同的物种可能有也可能没有CD1基因,体内存在CD1基因的生物所包含的CD1蛋白在数量和种类上也不尽相同。CD1蛋白与MHC分子的结构非常相似,然而二者识别结合的抗原物质却在生化性质及物理结构上有本质的区别。不仅CD1分子与MHC分子抗原识别机制不同,而且CD1家族内部各分子之间在识别脂类抗原时也有区别。CD1分子的组装和胞内运输路线和MHC分子的明显不同。
崔永春李建强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基因分子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