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NCSTE-2001-JKZX-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璋王灼维刘新征蔡慧农莫湘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集美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23
- 2003年
-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酰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落的形态变异等特征与产酶能力呈相关关系,并被用于最初的突变菌落挑选。接着先后采用蛋白质交联凝絮-沉淀性能分析的初筛试验和摇瓶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分离选育高产酶突变菌株,最后获得一产酶活力达2.18U/ml的高产菌株W-12var HZ3,酶活相对提高了8倍。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方面的理化性能测试和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遗传性较为稳定,而且其理化性能与已报道的产酶菌种明显不同。
- 王璋王灼维
- 关键词: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诱变选育发酵生产
-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的生产菌种诱变和发酵生产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对本研究室从土壤分离得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W-12菌株的斜面孢子预培养处于初萌发状态后,以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育种试验,并根据诱变处理后菌落的某些形态变化状况与产酶能力相结合的特征。初步判断产酶性能,挑选高酶活菌株,再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性能良好的产酶突变菌株WZFF.W-12.varMN-35,转谷氨酰酶活达0.53 U/m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2倍。然后在摇瓶条件下,对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培养基组成及各种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生产转谷氨酰酶的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氮源是多价胨外加少量的酵母膏,优化工艺条件为种龄时间24 h、接种量10%、初始pH值6.5、温度30℃和搅拌速度200 r/min,产酶能力显著提高,用小型生化反应器可以稳定生产2.0U/mL以上的酶产品。
- 王璋王灼维莫湘筠
- 关键词: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种发酵生产摇瓶发酵
- 链霉菌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发酵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以本实验室从土壤分离并经诱变筛选得到的链霉菌 Streptomyes sp.WZFF.W—12.var MN-35为出发菌株, 首先在摇瓶条件下,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发 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及各种蛋白 酶抑制剂对菌体生长和产酶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发酵生产MTG的合适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 粉与葡萄糖和多价胨,其最佳碳氮比(C/N)为5:5,适宜 的接种龄、接种量、初始pH、培养温度、搅拌速度等工艺 条件分别为24h、7%~10%、pH6.5~7.0、30℃和200r/min, MTG酶活最高可达1.63U/mL。当在优化培养基中进一 步加入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后,酶活又提高了19.0%。在这 些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简易的小型生化反应器培养该链 霉菌株,酶活稳定在2.0U/mL以上。
- 王灼维王璋
- 关键词: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摇瓶发酵培养基
- 新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对肉肠加工产品的性能增强作用
- 以肉肠原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基础,在肉肠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40℃下反应45min,再经过干燥、蒸煮处理成型后,用质构分析仪测定肉肠组织的凝胶破坏力的变化,研究比较了酶对肉肠物性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将该酶...
- 贺雷雨李新华王璋
-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链霉菌肉肠
- 文献传递
- “神舟”4号飞船搭载谷氨酰胺转胺酶优良生产菌株的驯化选育
- 对我实验室保藏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生产菌种Streptomyces sp.WZFF-M168和WZFF.W-12.var HZ3以各种形式搭载"神舟"4号飞船后进行搭载菌种的驯化选育。从所搭载试管中分离筛选共382株新...
- 刘新征王亮王璋
-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链霉菌诱变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批发酵生产被引量:6
- 2003年
-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在20L和200L发酵罐上以在线监控技术手段直接监测分析环境因素对MTG发酵生产的作用效果,确立各级发酵罐分批发酵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碳氮源采用葡萄糖、淀粉和多价胨,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5%~10%,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培养温度、pH、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各项参数指标分别为30±0.5℃、6.6~6.9,0.8~1.1vvm和200~400r/min较为适宜。在这优化技术条件下,200L发酵罐可以稳定生产酶活在2.75U/ml以上的MTG。
- 刘新征王灼维杨秋明郭兴要韩兆鹏蔡慧农王璋
- 关键词: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分批发酵生产链霉菌培养基
- 链霉菌WZFF.L-M1搭载“神舟”四号飞船的空间育种效果被引量:10
- 2003年
- 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链霉菌WZFF.L-M1(酶活2.62U/mL)的孢子和斜面培养菌体搭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并在斜面中添加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实验发现,搭载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异,并与产酶能力有一定相关。通过对搭载菌株的初筛与复筛的菌种选育驯化,获得一系列产酶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优良突变菌株。其中的3株性能优异,遗传性状稳定,产酶活力提高了30%以上,能够稳定发酵生产高于3.5U/mL的MTG,集中体现了航天飞船搭载的空间诱变育种技术效果。
- 王璋刘新征王亮王灼维
-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链霉菌航天搭载空间诱变育种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沉淀分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可通过催化蛋白质谷氨酰胺的酰基转移反应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新型酶制剂。本文根据微生物谷胺酰胺转胺酶的基本理化性质,先后采用了高速离心、硫酸铵盐析沉淀、乙醇沉淀、丙酮沉淀等方法,对微生物谷胺酰胺转胺酶的初步提纯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确定了该酶不同用途的初提方法,并为该酶的进一步纯化做好准备。
- 郝伟王璋蔡慧农
- 关键词:微生物酶学性质
- 利用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提高香肠制品的物性被引量:5
- 2004年
- 在香肠产品加工中根据原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处理后 ,采用质构分析仪测定香肠组织的凝胶破坏力的变化 ,研究了酶催化加工工艺条件和酶对香肠物性的增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将该酶加入到香肠中 ,40℃下酶作用 45min ,再经过干燥、蒸煮等工艺处理成型后 ,凝胶强度比对照组提高了 60 %以上 ,产品的粘弹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加工工艺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香肠配方中淀粉和大豆蛋白粉的比例 ,加入量增加到 5 %时 ,与原配方比较 ,产品的质地和感官指标并无显著差别 。
- 贺雷雨李新华王璋
- 关键词: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香肠制品物性凝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