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38201790D)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月辰尹宝重陶佩君尹淑丽邓小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曙暮光对小豆始花期及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试验以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为材料,在开花前进行遮光处理,研究曙暮光对小豆始花期及叶片生理参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曙暮光全遮处理下开花促进率为18.9%,遮去曙光处理的开花促进率为16.2%,遮去暮光处理的开花促进率为13.5%;曙暮光处理的植株始花节位较对照降低了12个节位,且始花数显著增加;曙暮光全遮和遮去暮光处理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遮去曙光处理和对照植株,且曙暮光全遮和遮去暮光后植株叶片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变小;遮光后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稳定,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遮去曙光处理和遮去暮光处理对植株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显著。
- 王艳锋张月辰姜雪梅赵翠媛郭丽果
- 关键词:小豆曙暮光始花期
- 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的成花特性,及对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测定叶片中生理参数;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开花期及开花数、植株形态指标及产量性状。【结果】短日处理使供试红小豆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茎粗和生育期间最大LAI变小,且表现为短日处理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剂量效应。与早熟品种冀红8937相比,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受日照长度处理的影响更大。短日处理使供试品种的花期明显提早,开花期持续天数延长;与冀红8937相比,冀红4号受到短日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短日处理使冀红8937的开花总量减少,而使冀红4号增多。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与生育时期有关,在开花期,短日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使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短日处理使单株结实粒数下降,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降低。【结论】苗期短日处理不仅影响红小豆的成花特性,而且对于植株中后期的植株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
- 尹淑丽张月辰陶佩君邓小鹏尹宝重
- 关键词:红小豆开花植株形态生理参数
- 光周期诱导对红小豆不同叶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光周期诱导的方法,对中晚熟红小豆品种冀红4号红小豆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叶龄(LF)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基本高于自然光(CK)处理而低于连续短日照(SD)处理;随着叶龄增大,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光周期诱导可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叶龄表现有所差异,与SD处理交替上升;诱导可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连续诱导出现累积效应;2LF是光周期诱导可溶性蛋白变化最敏感的时期,从这个时期起单个叶龄诱导可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连续诱导却可提高;LF处理下类胡萝素总体含量高于另2个处理,而LF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仅在3叶龄前高于CK,随后出现下降趋势。
- 尹宝重张月辰陶佩君尹淑丽邓小鹏郭程瑾
- 关键词:红小豆叶龄光周期生理生化
- 红小豆苗期不同叶龄光周期诱导对开花的影响
- 研究光周期诱导对不同叶龄红小豆开花的影响,明确其不同叶龄的感光性差异。设置自然光 (CK)、12h 两种光周期处理,处理 0LF~4LF(叶龄)共5个叶龄,0LF~4LF 全部生长在12h 光照下的处理(SD)作为一个处...
- 尹宝重张月辰陶佩君尹淑丽邓小鹏
- 关键词:红小豆叶龄光周期开花
- 文献传递
- 苗期不同叶龄红小豆对短光照诱导的生化响应
- 本研究通过短光照诱导的方法,对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红小豆不同叶龄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叶龄(LF)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基本高于自然光(CK)处理而低于连续短日照(SD)处理下的;真叶展平前的早期短光照诱导可迅速提...
- 尹宝重张月辰陶佩君尹淑丽邓小鹏
- 关键词:红小豆叶片生化特性
- 文献传递
- 不同浓度多效唑与己杨酸酯对小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为寻求己杨酸酯和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喷施的最佳时期及浓度,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多效唑与己杨酸酯对小豆两个生育时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调节剂均能有效地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不同处理对小豆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处理a1b1c2和a2b2c2喷施效果最佳,分别是分枝期喷施浓度为100 mg/L的己杨酸酯和初花期喷施浓度为200 mg/L的己杨酸酯。在分枝期或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调节剂,加快了同化产物向生殖生长转移和运输,增强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了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
- 郭丽果陶佩君尹宝重赵翠媛张月辰
- 关键词:小豆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理生化特性
- 短日照对不同叶龄红小豆幼苗的诱导效应被引量:18
- 2011年
- 以中晚熟红小豆品种冀红小豆4号为材料,于2006—200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园,设置自然光周期(CK)、12h光周期处理,零叶龄(LF)~四叶龄幼苗5个处理,以CK作为对照,从对生真叶出土开始观测不同处理的生育进程、成花及生理指标,成熟时测定干物质积累、产量组分及小区产量。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并减少主茎节数,促进分枝形成,对较小叶龄植株作用明显;短日照诱导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量,主要在真叶至第1复叶展平期间影响显著,其中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影响最大;短日照影响生育进程,二叶龄之前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利于产量的形成。短日诱导明显缩短生长前期,另外三叶龄短日照处理可显著提高百粒重;短日照明显增强超氧化物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游离氨基酸(SAA)、可溶性蛋白(SPRO)、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与脱落酸(ABA)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A/ABA。短日照诱导对不同叶龄红小豆生长、生理及产量所产生的影响,整体趋势是生长前期效应相对显著。
- 尹宝重陶晡张月辰
- 关键词:红小豆苗期叶龄短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