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13)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继昌代重山林巍刘洋蒋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辽宁医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毒性
  • 4篇细胞
  • 3篇神经毒
  • 3篇神经毒性
  • 3篇线粒体
  • 2篇凋亡
  • 2篇毒性作用
  • 2篇神经元
  • 2篇细胞凋亡
  • 2篇小鼠
  • 2篇菌素
  • 2篇杆菌
  • 2篇杆菌素
  • 2篇PC12细胞
  • 1篇单胞菌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表现
  • 1篇凋亡途径
  • 1篇毒副作用
  • 1篇雪旺细胞

机构

  • 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9篇李继昌
  • 6篇代重山
  • 4篇林巍
  • 2篇蒋红
  • 2篇刘洋
  • 1篇孙美成
  • 1篇王宏军
  • 1篇赵玉林
  • 1篇刘晓兰
  • 1篇李广兴
  • 1篇陆子音
  • 1篇姜南
  • 1篇张玲
  • 1篇孙博
  • 1篇王凤霞
  • 1篇张德显
  • 1篇王金莉
  • 1篇王小飞
  • 1篇丁文建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饲料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景天苷对黏菌素致雪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课题前期试验已证实,氧化应激是黏菌素主要神经毒性机制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本试验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黏菌素致雪旺细...
陆子音谢道远田二杰吴志勇陈雪苹倪慧琳李继昌
关键词:雪旺细胞红景天苷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硫酸黏菌素对原代背根神经元细胞的毒性作用
2013年
建立了新生小鼠原代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作为评价硫酸黏菌素毒性的体外研究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黏菌素作用细胞24h后,应用MT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效应并测定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黏菌素处理细胞后,高剂量组DRG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硫酸黏菌素浓度低于10μg/mL时,对DRG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硫酸黏菌素浓度达到10μg/mL以上时,细胞存活率降低,出现细胞毒性,且毒性作用强度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试验测得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7μg/mL。
林巍李继昌蒋红刘晓兰
关键词:细胞毒性
黏菌素对小鼠肾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2013年
为探究黏菌素对小鼠的肾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毒性的可能机制,将16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4组,每组40只,即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3.75mg/kg)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并于第1、3、7和15天,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及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肾病理学半定量评价。结果发现,黏菌素可引起小鼠体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3、7d后,血BUN、Cre显著升高,肾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分别为(2.4±0.89)分(P<0.01)、(3.6±1.14)分(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于给药7d后生化指标及半定量评价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低剂量组均未见显著变化。至给药后第15天,中剂量组肾损伤有所恢复,但高剂量组仍差异显著。证实黏菌素肾毒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黏菌素肾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代重山李继昌李广兴李健
关键词:肾毒性氧化应激
黏菌素致小鼠中枢神经组织线粒体功能障碍:一种神经毒性的新观点
【目的】评价黏菌素对线粒体形态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黏菌素实验组合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单次静脉注射黏菌素7.5mg/kg,每天2次(间隔12 h),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第1、3、7和15...
代重山李继昌李健
关键词:神经毒性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毒性作用的电生理表现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 d组及给药7 d停药7 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第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观测小鼠的体质量、步态、后肢支撑力、坐骨-胫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TI)、最大刺激强度(MI)、潜伏期(CAPL)、波幅(CAPA)、时程(CAPD)、传导速率(NCV)以及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硫酸黏菌素给药1 d组,血清Cre显著升高,给药3 d组,体质量及BUN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7 d组,步态、后肢支撑力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1,3和7 d组,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参数随时间发生改变,TI显著增加,分别为60%,60%,193%(P<0.01);MI显著增加,分别为4%,13%和100%(P<0.05);CAPL显著增加,分别为9.0%,9.0%和14.6%(P<0.05),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和47.6%(P<0.01);CAPD显著增加,分别为15.1%,11.5%和52.8%(P<0.05);NCV显著减低,分别为7.6%,7.5%和12.7%(P<0.05);停药7 d组,步态及后肢支撑力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电生理各参数均有所恢复,且只有CAPA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黏菌素肾毒性较神经毒性先发生,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随给药时间延长发生进行性变化,且CAPA持续时间最长。
代重山李继昌林巍王凤霞孙美成李健
关键词:硫酸黏杆菌素神经毒性
黏菌素对小鼠神经行为功能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黏菌素对小鼠运动及感觉功能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5.0 mg/kg)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并于第1、3、7、15 d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给药后3、7、15 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热痛觉阈值分别为(56.50±7.32)、(72.50±16.30)、(54.75±4.11)s,均长于对照组的(41.33±9.87)、(39.50±8.06)、(38.33±7.23)s(P<0.01);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在给药后7、15 d,平衡力指数分别为(162.66±11.01)、(180.43±10.12)s,均低于对照组的(200.60±9.02)、(215.00±8.66)s(P<0.01);给药后7 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后肢撑力指数增大至(3.71±0.08)cm,高于对照组的(3.54±0.12)cm(P<0.05)。结论黏菌素可引起小鼠热觉传导异常、运动神经损伤和运动协调能力降低。
代重山李继昌李健刘洋
关键词:小鼠
黏菌素对鸡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2014年
从发病鸡的粪便中分离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CHNⅣ型铜绿假单胞菌,测定黏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以4×MIC黏菌素作用临床分离株,除药后分别继续培养0、1、2 h,无菌水代替黏菌素设为空白组。检测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数量和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力。与空白组相比,黏菌素作用后细菌细胞膜发生严重损坏,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细菌对Caco-2的黏附力显著下降。上述指标随着细菌除药后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说明黏菌素对鸡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存在PAE,且可能与细菌细胞膜被破坏,细菌对细胞黏附力下降和巨噬细胞对其吞噬能力增强有关。
张玲李继昌姜南赵玉林王金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后效应
钙稳态失衡在黏菌素致鸡脑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黏菌素对鸡神经元线粒体的损伤机制,为研发其神经毒性保护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体外培养的鸡脑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在含黏菌素0、0.83、4.15、8.3μg·mL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应用MTT法...
代重山张德显佟恒敏马晶李继昌
关键词:神经元钙稳态
文献传递
硫酸粘菌素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2014年
本试验旨在建立硫酸粘菌素对PC12细胞的损伤模型,为体外筛选具有对抗硫酸粘菌素的神经毒性药物提供试验载体与平台。试验通过传代培养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硫酸粘菌素(62.5、125、250、500、1000μg/mL)进行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细胞损伤程度。结果显示:除62.5μg/mL硫酸粘菌素在作用12 h内对PC12细胞表现出促细胞生长作用外,其他各浓度对细胞损伤程度均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将密度为1×105个/mL 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孵育24 h后,予以125μg/mL硫酸粘菌素作用24 h可成功建立可靠的硫酸粘菌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
刘洋李继昌
关键词:PC12细胞神经毒性
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蒋红李继昌王宏军林巍
关键词:PCI2细胞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