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1B4)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程备久朱苏文项艳马庆李晓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外源
  • 1篇淀粉
  • 1篇形貌
  • 1篇叶序
  • 1篇玉米淀粉
  • 1篇玉米叶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原基
  • 1篇生长素
  • 1篇全基因组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外源生长素
  • 1篇位点
  • 1篇系统进化树
  • 1篇细胞分裂
  • 1篇细胞分裂素
  • 1篇米淀粉
  • 1篇进化树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朱苏文
  • 4篇程备久
  • 3篇项艳
  • 2篇马庆
  • 1篇齐璐璐
  • 1篇赵阳
  • 1篇程郢
  • 1篇杜先锋
  • 1篇谈应权
  • 1篇陈培荣
  • 1篇江海洋
  • 1篇汪结明
  • 1篇李晓玉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NBS类型抗病基因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类型抗病基因是植物抗病基因中最大的一个类别,也是近年来植物抗病分子育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研究对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中含有NBS结构的候选抗病基因进行了基因总数、类型、系统进化关系等分析。在B73全基因组中含有165个NBS结构的基因,远远少于水稻中的同类基因,按照N-端结构和亮氨酸富集区(LRR)结构,将其分为153个标准结构和12个非标准结构NBS基因。其中,标准结构基因又分为CC-NBS-LRR、CC-NBS、NBS、NBS-NBS、NBS-LRR、NBS-NBS-LRR、NBS-X、X-NBS等8个类型。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NBS类型抗病基因存在明显的两大分支,与水稻的星状发散型分布有很大差异。通过基因家族分析,还发现了玉米NBS类型基因的复制现象,但发生复制的基因比例低于水稻,可能是造成玉米NBS抗病基因数目较少的原因之一。
汪结明江海洋赵阳项艳朱苏文程备久
关键词:玉米抗病基因系统进化树
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与结构。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具有十字偏光现象;颗粒形态圆滑、形状多样,大多为近似椭圆形、少数呈细长条等特殊形和无规则形,大多数颗粒表面有多个乳状突起,少数颗粒表面有孔洞或裂口,极少数颗粒表面的局部有裂纹,颗粒为"实心";颗粒粒径为3.5μm^30.0μm,平均粒径为10.2μm;颗粒晶型结构为B型,结晶度为21%。高直链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晶型结构不同于普通玉米淀粉。
陈培荣朱苏文杜先锋谈应权程备久
关键词: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形貌晶型结构
外源生长素对玉米叶序分化类型的调控被引量:1
2010年
以对生玉米自交系H4D、8701D自交授粉12d的幼胚为材料,分别在含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NAA)的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筛选II型愈伤组织,分别转入不同浓度NAA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出芽。芽点出现开始,在解剖镜下剥取顶端分生组织,电镜扫描观察叶原基形态,并用ELISA反应测定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素6-BA、ZRs、DHZRs、iPAs和生长素IAA、NAA含量。结果表明:外源生长素NAA可调控对生基因型玉米幼苗叶原基转换为互生叶原基类型,NAA浓度越高、处理越早,出现互生叶原基的频率越高。ELISA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叶序类型组培苗生长点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是外源生长素的吸收累积造成的,内源细胞分裂素及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并未明显改变;相同叶序类型的叶原基其生长点CTK/AUX比值相同;降低CTK/AUX值可导致叶原基分化类型从对生向互生转换;解除外源激素诱导作用,组培苗生长点CTK/AUX值的恢复可导致叶原基分化类型返回起始叶原基类型;玉米组培苗CTK/AUX值调控叶序类型转换的阈值与玉米不同叶序类型实生苗生长点内源CTK/AUX值的阈值相同,进一步证实了生长点CTK/AUX值是控制玉米叶原基分化类型的关键因素。
马庆程郢项艳朱苏文程备久
关键词:玉米分化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玉米叶原基分化类型的调控被引量:11
2008年
以互生玉米自交系H4d、8701d为材料,取自交授粉12d的幼胚,分别在含不同浓度6-BA的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II型愈伤组织,分别转入0~3mgL-16-BA浓度梯度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出芽。芽点出现时,在解剖镜下剥离顶端分生组织,电镜扫描观察叶原基形态,并用ELISA反应测定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素6-BA、ZRs、DHZRs、iPAS和生长素IAA、NAA含量。结果表明,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可调控互生基因型玉米材料幼苗叶原基转换为对生甚至畸形叶原基类型,6-BA浓度越高、处理越早,出现对生叶原基、畸形叶原基的频率越高。ELISA反应显示,生长点激素含量的改变是外源激素的吸收累积造成的,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并未明显改变,在互生基因型下通过增加外源细胞分裂素6-BA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值可导致叶原基分化类型向对生、畸形类型转换,解除外源激素作用后,生长点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值的恢复导致叶原基分化类型返回原始基因型类型。这进一步证实生长点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是决定玉米叶原基分化类型的关键因素。
马庆齐璐璐李晓玉项艳朱苏文程备久
关键词:玉米6-B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