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04JY029-006-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汪铭书程安春刘晓东韩新锋陈孝跃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血清型
  • 1篇质粒
  • 1篇人畜
  • 1篇人畜共患
  • 1篇人畜共患病
  • 1篇沙门菌
  • 1篇注射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方式
  • 1篇患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枪
  • 1篇基因枪轰击
  • 1篇肌肉
  • 1篇肌肉注射
  • 1篇共患
  • 1篇共患病
  • 1篇DNA分子

机构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动物疫病与人...

作者

  • 2篇程安春
  • 2篇汪铭书
  • 1篇黎敏
  • 1篇邓树轩
  • 1篇卢菲
  • 1篇车茜
  • 1篇曹平
  • 1篇陈孝跃
  • 1篇韩新锋
  • 1篇刘晓东

传媒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沙门菌质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曹平汪铭书程安春邓树轩
关键词:沙门菌质粒DNA分子人畜共患病血清型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疫苗两种不同免疫方式对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将构建的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转染鹅胚成纤维细胞(GEF),每隔12h检测VP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不同剂量分别通过基因枪轰击和肌肉注射免疫28日龄健康雏鹅,于免疫后第3、7、14、21、28、35、49、63、77和105d采血,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结果,转染后第24h即可在GEF中检测到GPVVP3蛋白,第60h表达量达到高峰。试验组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D490nm值在免疫后第35d达到最大。肌肉注射组和基因枪组免疫后第14~63d、第7~63d的D490nm值分别与PBS对照组差异板显著;肌肉注射组及基因枪组免疫后第21~49d的D490nm值显著高于弱毒疫苗对照组;肌肉注射组及基因枪组免疫后第14~63d的D490nm值板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表明,基因枪轰击和肌肉注射pcDNA—GPV—VP3均能诱导雏鹅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
车茜程安春汪铭书黎敏韩新锋卢菲刘晓东陈孝跃
关键词:细胞免疫基因枪轰击肌肉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