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214705)

作品数:19 被引量:357H指数:10
相关作者:孟召平夏斌肖贤明田辉刘维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页岩
  • 5篇泥页岩
  • 4篇地质
  • 3篇页岩气
  • 3篇热物性
  • 3篇锆石
  • 3篇煤层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有机质
  • 2篇渗透性
  • 2篇盆地
  • 2篇龙马溪组
  • 2篇孔隙
  • 2篇孔隙度
  • 2篇花岗岩
  • 2篇缝合带
  • 2篇测井
  • 2篇测井参数
  • 2篇储层
  • 1篇氮气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天津地热勘查...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孟召平
  • 4篇刘绍文
  • 4篇夏斌
  • 3篇田辉
  • 3篇钟云
  • 3篇刘维亮
  • 3篇肖贤明
  • 2篇胡西冲
  • 2篇周国庆
  • 2篇郝春艳
  • 2篇徐明
  • 2篇夏连泽
  • 2篇师修昌
  • 1篇侯泉林
  • 1篇张小军
  • 1篇程鹏
  • 1篇周秦
  • 1篇王保玉
  • 1篇王庆涛
  • 1篇李建峰

传媒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质通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Scienc...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川南区块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反演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古构造应力控制煤层构造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影响煤层储层渗透性。通过现场对煤层及其上覆岩层中节理裂隙的实测,并应用赤平投影方法将实测节理裂隙进行分期和配套分析,研究了延川南区块构造演化规律、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古构造应力的反演方法。根据摩尔库伦破裂准则,通过共轭剪断裂破裂角的大小变化来估算古构造应力场主应力值。利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本区两期古构造应力场分布,揭示出其古构造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燕山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值由东南区域的70~80 MPa逐渐降至西北区域的20~30 MPa;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值由东北区域的60~70 MPa逐渐降至西南区域的20 MPa。
王立志贾立龙刘常青
关键词:古构造应力场反演方法
华南下扬子区泥页岩热物性测试与分析
<正>岩石热物性(Thermal properties)是研究盆地热体制和构造—热演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盆地油气资源准确评价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热导率、生热率、比热、热容、密度和热扩散率等,其中,岩石的热导率和生...
李香兰刘绍文郝春艳王华玉
关键词:泥页岩热导率生热率
文献传递
论川东北地区发现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类型与油裂解气和页岩气勘探评价被引量:14
2013年
据甲烷包裹体的产出特征和显微激光拉曼分析研究,近年来在川东北地区先后发现了多种类型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揭示了油气藏和石油包裹体的高温热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普光气田三叠系碳酸盐和碎屑岩储层中含焦沥青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分别反映了早期油藏阶段矿物捕获的石油包裹体经后期高温极端裂解的成因;普光5井碳酸盐储层中含H2S而不含焦沥青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反映了古油藏高温裂解阶段新生方解石捕获了储层中富含CH4也有"TSR"成因的H2S流体的信息;五科一井下志留统黑色硅质岩石英中发现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和少量含轻烃包裹体,反映了本区富有机质的下志留统高演化程度的黑色页岩在地质历史中存在高压甲烷和轻烃产出的证据。以上各种高密度甲烷包裹体成因机理和形成的高温度高压力条件,为川东北地区古油藏裂解气和志留系"页岩气"的勘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德汉肖贤明田辉王一刚汪泽成闵育顺
关键词:页岩气
基于中子测井参数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压力预测模型及应用
2015年
页岩井测井参数可以对地层流体孔隙压力进行预测,如何确定根据测井参数预测孔隙压力的模型成为预防钻井事故与预测含气量等的关键问题。而工程上以声波时差测井数据预测储层压力模型方法较为成熟。以湖南X1井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中子测井数据与孔隙度间的关系,推导出密度孔隙压力模型,与常用的声波时差孔隙压力模型分别求得页岩储层孔隙压力,并针对背离正常压实趋势的超压层段进行计算。选取X1井620~693 m井段,将新型中子参数孔隙压力模型结果与常用声波时差孔隙压力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中子参数孔隙压力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段页岩储层孔隙压力。
刘尉张凯
关键词:中子测井孔隙压力超压
华南下扬子区泥页岩热物性测试与分析
<正>岩石热物性(Thermal properties)是研究盆地热体制和构造—热演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盆地油气资源准确评价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热导率、生热率、比热、热容、密度和热扩散率等,其中,岩石的热导率和生...
李香兰刘绍文郝春艳王华玉
页岩气勘探和开发进展综述被引量:88
2013年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集空间为有机质孔隙及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其来源有生物成因和热解成因2种,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页岩气孔隙度(<10%)和渗透率(μD~nD)较低,需通过压裂(一般为水力压裂)来增强连通性,进而获得经济开发。页岩气在美国的成功开发展示了页岩气是基础地质和石油工程高度结合的典范。页岩气勘探程度低,技术不成熟,页岩气藏主控因素不清楚,成藏理论或模式有待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页岩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张小龙张同伟李艳芳闫建萍张铭杰胡沛青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量水力压裂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吸水特征及其孔隙度对比研究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黔浅1井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岩芯样品、四川省长宁县双河镇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新鲜露头样品开展岩石柱体吸水实验。通过测量直径和长度不等的一系列页岩柱体的饱和绝对吸水量,建立其与对应岩石骨架体积的线性关系,得到岩...
于萍
关键词:龙马溪组孔隙度
文献传递
高煤级煤储层渗透性与应力耦合模型及控制机理被引量:63
2013年
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是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地质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高煤级煤储层为对象,通过煤样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和现场测试,建立了高煤级煤储层渗透性与应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探讨了渗透性变化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储层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加按负指数函数规律降低.在应力小于5MPa时,煤储层渗透率随应力增加快速下降,应力敏感性最强;应力在5~10MPa时,渗透率随应力增加而较快下降,应力敏感性较强;而当应力大于10MPa后,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加下降速度减缓,应力敏感性减弱.与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样实验结果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山西组2煤层应力敏感性要小于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煤层的应力敏感性.煤储层渗透性是在应力作用下煤储层中裂隙产生压缩(压密)变形,裂隙开度急剧减小的结果.因此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控制排采速度,尤其是排采早期降液速度,对于防止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提高采收率具有实际意义.
孟召平侯泉林
关键词:煤储层渗透性应力
页岩油储层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22
2017年
页岩油是我国继致密油、页岩气成功开发后下一个重点突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目标。页岩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分类与评价方案繁多。本文采用广义的页岩油储层的概念,着眼于国内与国外对页岩油评价的不同思路,以及页岩油储层与烃源岩评价指标的异同,论述了国内重点关注的"五度"(储层深度、储层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脆性度)指标及页岩基础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直径),并引入北美页岩油流体性质风险评估的6个指标(OSI、AI、POI、GOR、碳酸盐含量、总含油量)。结合我国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参考北美页岩油储层实例,系统论述了影响页岩油资源潜力与可采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并给出了优选区、有利区、风险区的流体参数值范围,以期对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王茂林程鹏田辉肖贤明
关键词:页岩油评价指标流体性质资源潜力可采性
煤炭开采对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及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12年
煤层底板变形破坏除受地质因素控制外,还受开采因素影响。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煤炭开采对回采工作面底板应力、应变和破坏及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岩石的渗透性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为应变的函数,在微裂隙闭合和弹性变形阶段,岩石的原生孔隙和裂隙容易被压密,岩石的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加由大变小明显,当应力增大至极限强度时岩石试件破坏形成贯穿裂隙,岩石的渗透率迅速增大至最大,不同岩性岩石存在一定差异性;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煤层底板岩层在横向上划分为原岩应力区、超前压力压缩区、采动矿压直接破坏区和底板岩体应力恢复区4个区。煤层底板岩体的渗透性随着煤炭开采底板岩体变形破坏而呈规律性变化。
孟召平王保玉徐良伟吴志远白刚路波涛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层底板渗透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