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1237)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汉祥陈桂英马玲张永海梁欢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荷包牡丹碱和NMDA对大鼠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荷包牡丹碱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大鼠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0.5%布比卡因组(B组)、荷包牡丹碱组+0.5%布比卡因(Bic组)、NMDA+0.5%布比卡因组(NMD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NS组和B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20μL生理盐水和0.5%布比卡因;Bic组和NMDA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μL有效剂量荷包牡丹碱和NMDA,15min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20μL;5组大鼠均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0min行尾静脉注射丙泊酚,比较组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时间。结果 B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6.72±0.77)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P<0.01);Bic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9.25±1.03)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P<0.01),但是明显多于B组(6.72±0.77)mg·kg-1(P<0.01);NMDA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17.02±1.25)mg·kg-1明显多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以及B组(6.72±0.77)mg·kg-1(P<0.01);而C组和NS组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镇静作用可能与脊髓内的GABAA受体有关,而与NMDA受体无明显关系。
- 梁欢张永海陈桂英马玲马汉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荷包牡丹碱N-甲基-D-天冬氨酸丙泊酚
- 不同年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及Narcotrend指数(NI)变化,探讨意识消失时年龄与丙泊酚用量和NI的相关性。方法 3~70岁择期手术患者140例,按年龄分为7组,3~10岁组(G1组)、11~20岁组(G2组)、21~30岁组(G3组)、31~40岁组(G4组)、41~50岁组(G5组)、51~60岁组(G6组)及61~70岁组(G7组),每组纳入BMI在正常范围内的男女患者各10例。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20mg·kg^-1·h^-1至患者意识消失时停药,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用药前后MAP、HR、NI的变化。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G1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G2~G7组(P〈0.01),G2~G4组明显高于G6、G7组(P〈0.05)。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66,P〈0.001)。意识消失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与输注丙泊酚前比较,七组患者意识消失时MAP和NI均明显降低(P〈0.05)。G1组NI明显高于G2~G6组(P〈0.05)。年龄与NI无明显相关性(r=-0.082,P=0.289)。结论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不同年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NI不同,年幼患者丙泊酚用量和NI高于其他年龄患者。
- 马玲陈桂英杨凡张永海马汉祥
- 关键词:丙泊酚年龄NARCOTREND
- 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对大鼠脊髓中γ-氨基丁酸A受体alpha1亚基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对大鼠脊髓腰膨大γ-氨基丁酸A受体alpha1(GABAARα1)亚基表达的影响,探讨椎管内麻醉产生镇静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盐水对照组(NC组),0.5%布比卡因10min组(B10组),0.5%布比卡因30min组(B30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模型,N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B10组与B30组鞘内注射0.5%布比卡因20μL,NC组及B10组于鞘内注射后10min,B30组于鞘内注射后30min断头取脊髓腰膨大,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ABAARα1亚基在脊髓Ⅱ板层平均光密度的变化。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脊髓腰膨大组织总蛋白及细胞浆蛋白中GABAARα1亚基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10组、B30组对脊髓Ⅱ板层GABAARα1平均光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10组、B30组总蛋白中GABAARα1亚基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细胞浆蛋白中GABAARα1亚基的相对表达量,B10组为(0.035±0.006),B30组为(0.417±0.028),与空白对照组(1.050±0.458)及盐水对照组(1.046±0.446)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且B10组较B30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大鼠鞘内注射临床相关浓度布比卡因30min内可使细胞浆中GABAARα1亚基表达下降,提示GABAARα1亚基蛋白由细胞浆向细胞膜快速转运,增加膜表达数量,从而在椎管麻醉过程中产生镇静作用。
- 陈桂英马玲梁欢顾金海牛建国马汉祥
- 关键词:脊髓Γ-氨基丁酸A受体布比卡因
- 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病人膝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病人膝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5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即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n=25)与单纯全麻组(G组,n=25),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30min(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后1h(T4)血清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 (1)IL-6:与T0比较C组在T4时升高,G组在T1-T4时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R:与T0比较C组在T2-T4时均升高,G组在T1-T4时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与T0比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1-T4时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与T1,T3、T4与T2,T4与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E:与T0比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1-T4时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在T1-T4时G组较C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能更有效的抑制老年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产生。
- 马汉祥尉静芳徐婷婷马刚陈学新孟尽海
- 关键词:神经阻滞应激反应老年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