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715-004-0233)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廉文明芬翟玉春佟敏陈德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气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贮氢
  • 7篇贮氢合金
  • 7篇合金
  • 4篇ZR
  • 3篇电极
  • 3篇放电
  • 2篇电池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容量
  • 2篇贮氢合金电极
  • 2篇快淬
  • 2篇活化性能
  • 2篇合金电极
  • 2篇放电容量
  • 2篇改性
  • 2篇NICOMN...
  • 2篇TI
  • 2篇MN
  • 2篇表面改性
  • 2篇X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金...
  • 6篇东北大学
  • 3篇长沙矿冶研究...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国家高技术绿...
  • 1篇国家高技术新...

作者

  • 7篇文明芬
  • 7篇陈廉
  • 6篇翟玉春
  • 5篇佟敏
  • 3篇陈德敏
  • 2篇马荣俊
  • 2篇郑华
  • 2篇马荣骏
  • 1篇吴锋
  • 1篇张国范
  • 1篇成会明
  • 1篇宋崇立
  • 1篇陈靖
  • 1篇朱建新
  • 1篇陈东
  • 1篇于波
  • 1篇田彦文
  • 1篇于波

传媒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电池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6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纳米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球磨复合加高温烧结处理(BMS)及机械复合加高温烧结处理(MMS)两种方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Zr0.9Ti0.1(Ni0.55V0.12Mn0.28Co0.05)20-x%Mg(x=10,20)。XRD、TEM-SAED分析结呆表明,BMS和MMS的复合储氢材料均是由MgCu2型立方结构的C15-Laves相AB2和密排六方结构的纯Mg构成,未发现两相之间的合金化效应。复合材料中的AB2和Mg都属于纳米晶体。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MMS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为410mAh/g(x=10),而BMS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60mAh/g(x=20)。在高倍率下(≥10C),BMS电极的容量衰减率明显小于MMS电极。BMS(AB2-10%Mg)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最好。电化学动力学特性是当高倍率(≥10C)放电时,电极反应控制步骤以电荷传输控制为主。但BMS(AB2-10%Mg)电极的反应特性却是电荷传输控制和氢扩散控制的联合协同作用,表现有高倍率放电容量。因此.新型纳米复合储氢材料既适用于高能量型MH/Ni动力电池更适合高功率型MH/Ni动力电池。
陈东陈廉佟敏陈德敏成会明吴锋
关键词:高倍率放电性能动力学特性
熔体旋淬Ml(NiCoMnAl)_5贮氢合金的微结构与电化学行为被引量:4
2001年
研究了熔体旋淬和常规熔铸Ml(NiCoMnAl) 5贮氢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行为。SEM和XRD分析表明 ,熔体旋淬合金由细小的柱状晶组成 ,它们的晶体结构与铸态一样 ,都为CaCu5型六方晶体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 ,旋淬态合金电极初始容量较高 (>2 10mA·h/ g) ,经 1~ 2次循环就可达到最大放电容量。旋淬速度为 10m/s的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 (2 94mA·h/g)稍高于铸态合金电极的容量 ,所有旋淬态合金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皆优于铸态合金。在 6 0 0mA/ g电流质量密度下 ,旋淬速度为 10m/s的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 ,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其容量稳定性稍次于旋淬速度为 2 5m/s和 40m/s的合金电极。
文明芬佟敏陈廉吴锋陈德敏单忠强马荣骏翟玉春
关键词: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行为微结构NIMH电池
Zr_(0.9)Ti_(0.1)(Ni,Co,Mn,V)_(2+α)贮氢合金的制备过程对其性能的影响
2001年
测定了Zr_(0.9)Ti_(0.1)-Ni,Co,Mn,V)2+( 贮氢合金在铸态、快淬态及快淬合金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压力(组成(温度曲线,计算了它们的焓变值,测试了其电化学容量. 结果表明:快淬后的贮氢合金随退火温度的增加,焓变值和放电容量也增加. 在1173 K温度下退火处理的贮氢合金,其放电容量(379 mA(h/g)较铸态合金好,但它的活化性能不如铸态合金.
张国范文明芬翟玉春马荣骏陈廉佟敏
关键词:贮氢合金快淬放电容量
添加元素对Zr_(1-x)Ti_x(NiCoMnV)_(2.1)电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通过添加不同的导电剂和添加剂,制备了Zr1(xTix-NiCoMnV)2.1贮氢合金负极片,测试了不同负极片的放电容量. 结果表明:以镍粉为导电剂的Zr1(xTix-NiCoMnV)2.1负极片性能明显高于以碳黑为导电剂的负极片, 添加银粉的负极片初始容量能达到215 mA(h/g,平台K值大于90%.
于波文明芬翟玉春田彦文
关键词:贮氢合金放电容量电极
快淬Zr_(0.9)Ti_(0.1)(Ni,Co,Mn,V)_(2.1)贮氢合金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3
2001年
对比了熔体快淬合金和常规熔铸合金Zr0.9Ti01(Ni,Co,Mn,V)21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熔体快淬合金在退火前后的晶体结构与铸态合金一样,都为面心立方结构,由Laves C15主相组成;随快淬速度的增加,快淬合金中的非晶成份增多.电化学测试表明:快淬合金有较好的活化性能,经6~8次循环即可完全活化,但其最大放电容量较低,小于270 mA.h/g;而退火后的快淬合金需经30次循环才能完全活化,其最大放电容量皆为340 mA@h/g左右,高于铸态合金和退火前的快淬合金;在电流密度为300 mA/g下充放电循环,发现退火后的快淬合金循环稳定性明显高于铸态合金电极,并且随快淬速度增加,循环稳定性越好.
文明芬翟玉春陈廉佟敏陈德敏郑华马荣俊
关键词:XRD熔体快淬贮氢合金镍氢电池
新型复合贮氢合金Zr_(0.9)Ti_(0.1)(Ni,Co,Mn,V)_(2.1)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01年
采用熔铸方法制备母合金Zr0 .9Ti0 .1(Ni,Co ,Mn ,V) 2 .1,进而在母合金基础上添加吸氢剂B ,利用球磨制得 4种复合贮氢合金。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 ,复合合金由晶态转化为非晶态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合金经过 1~ 2次球磨就能完全活化 ,具有很好的活化性能 ;在 6 0mA/g电流下 ,复合贮氢合金C和D的稳定容量均可达到 44 0mA·h/ g左右 ,比母合金高出 80mA·h/ g ;但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 ,所得的复合合金容量比铸态母合金的还低 ;在 30 0mA/g电流下 ,复合合金D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经过 2 0 0次循环后其容量仅衰减 3 %。
文明芬翟玉春佟敏陈廉郑华马荣俊
关键词:活化性能电化学性能
Zr-Ti系贮氢合金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化学镀镍、镀钴、机械混合以及球磨几种方法对Zr-Ti系贮氢合金进行了表面改性.XRD结果表明,随着镀镍量的增加,合金越趋向微晶化;球磨时间越长,合金的衍射峰更加弥散化,充放电试验结果表明,当镀镍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贮氢合金在6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容量比未处理的合金高出130 mAh.g-1,经过6次~8次循环完全活化,最大放电容量可达400 mAh.g-1,随着镀镍量的增加,抗自放电能力增加;当镀钴量为5%时,贮氢合金在6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容量比未处理的合金高出40 mAh.g-1,经过7次~9次循环完全活化,最大放电容量可达390 mAh.g-1,但随着镀钴量的增加,初始容量上升较快,但放电容量在减少;而机械混合仅提高初始容量,对最大放电容量没有改善;球磨不仅改善贮氢合金的活化性能,并且其最大放电容量可达450 mAh.g-1.
文明芬陈廉翟玉春陈靖
关键词:贮氢合金表面改性活化性能
La_(1-x)Ce_x(NiCoMnAl)_5贮氢合金电极的制备及表面改性被引量:2
2001年
制备了 L a1 - x Cex(Ni Co Mn Al) 5 贮氢合金电极 ,研究高温热碱充电和 KBH4还原剂热充电两种新型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对 L a1 - x Cex(Ni Co Mn Al) 5 贮氢合金电极活化次数、高倍率充放电能力和氢扩散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发现表面处理法有利于提高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其中 KBH4还原剂热充电法处理后的合金电极在第二次充放电循环时就能完全活化 ;并且在90 0 m A/g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 ,其高倍率放电能力达到85 %左右 ;合金电极表面出现大量的微裂纹 ,氢在处理后的合金电极中的扩散系数为 3.2 3× 10 - 9cm2
于波朱建新陈廉文明芬宋崇立
关键词:贮氢合金表面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