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0BSH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游彪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传说与事实之间:道教与宋代社会的融和被引量:8
- 2006年
- 对于道教玄妙而深奥的理论,宋人可能知之甚少,甚或完全无知,但他们却非常熟悉道教的各种外在仪式。随着道士和信奉道教之人大量渗透到民间,普通百姓不仅接触且逐渐接受了道教神秘而诡异的各种道术。在宋代,供奉道教神像的现象并不罕见,人们生老病死的过程似乎都有道教的踪影。在很多宋人心目中,道术有着无比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驱鬼治病,还能延年益寿,也可使人与各路神灵直接交流,甚至能消灾纳福等等,几乎无所不能。出于某种功利性的考量,抑或是为了心灵和精神的慰藉,不管出于何种缘由,宋人格外虔诚地举办各种各样的道教仪式,这是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宋代民间信仰的直接体现,更是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侧面之一。
- 游彪
- 关键词:道教宋代社会民俗信仰
- “礼”“俗”之际——宋代丧葬礼俗及其特征被引量:10
- 2005年
- 自古以来,丧礼就是中国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宋代也不例外。就现存资料来看,宋代士大夫阶层提倡实施规范的丧葬礼节,并为此不懈努力,他们不仅继承总结先秦以来儒家的丧葬制度与理念,而且也依据宋代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改进完善,进而形成为一套较为系统的“礼法”。这些礼仪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有些甚至成为朝廷颁布的政策或法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礼法”未必完全符合两宋社会现实,因而民间丧葬之“俗”便成为庶民百姓约定俗成的惯例。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却也相互协调,进而共生共存,这是宋代丧葬民俗的总体特征。
- 游彪
- 关键词:宋代丧葬民俗
- 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被引量:4
- 2005年
- 宋代的商业民俗丰富多彩 ,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习俗。以城市餐饮业为例 ,店铺多以姓氏冠名 ,且多数商店都将经营内容写入“店标”。京城中规模较大的酒楼 ,一般要用新奇的建筑和装潢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及浓妆妓女吸引“高贵”的顾客 ,数量众多的各类中小型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经营南北各地风味的饮食 ,满足普通城市居民的日常需要。在这些消费场所 ,除了顾客 ,还有“闲汉”、“厮波”、妓女、小贩各色人等往来穿梭 ,他们或乞食 ,或替客人斟酒 ,或为客人烧香祈福 ,或卖唱 ,或兜售商品 ,成为这些场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肆则一般都供奉茶圣陆羽神像 ,许多还张挂名人字画 ,摆上奇花异木 ,但消费层次和功能则是五花八门 ,有的单纯卖茶 ,有的兼卖酒食 ,三教九流各阶层人士往来其间 ,或下棋、听书 ,或饮茶、聊天 ,或学习乐器 ,各得其所。所有这些 ,相沿不辍 。
- 游彪
- 关键词:宋代城市餐饮业
- 宋代中秋节日内涵演变考被引量:2
- 2018年
- 中秋节是华夏民族传统阖家团圆的节日,在唐代及其前期主要是文人、官吏的节日,到宋代时期逐渐从文人群体走向市井百姓,形成文人、官吏、百姓共同庆贺的一大佳节,靖康之乱以后逐步加入"亲朋团圆"的节日内涵。宋代中秋节民俗和前几代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节日民俗更加本土化、民族化,节日内涵不断丰富发展,至南宋时期更加完善。
- 张舰戈
- 关键词:宋代中秋节
- 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被引量:17
- 2006年
- 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得以确立的最重要时期,此后的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唐以前社会基层权力体系的崩溃,宋代必须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之上拓展新的路径,否则难以适应经济基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宋儒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逐步解决了新型宗族组织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而又具有规范意义的模式,这些理念随着元朝以后儒学地位的崇高而愈益得到民间的认同,使祠堂等设施得以普遍化,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家族活动场所。
- 游彪
- 关键词:宋代宗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