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202) 作品数:17 被引量:163 H指数:6 相关作者: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晓玲 何正权 更多>> 相关机构: 三峡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国家林业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19个木莲属树种的花粉形态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19个木莲属树种的花粉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观察描述花粉的形态学特征,测量花粉极轴与赤道轴长度、花粉表面孔穴和突起的密度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木莲属19个种的花粉均为舟形,且具有长及两端的远极萌发单沟等一致特征,花粉表面孔穴、突起等特征在种内部比较稳定,不同种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但作为属下分类依据需慎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区或分布地域相近的树种花粉特征更相近,证明的遗传分枝与地理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 桑子阳 张德春 王玉兵 马履一关键词:木莲属 花粉形态 湖北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幌菊属 被引量:1 2010年 报道了湖北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幌菊属(Ellisiophyllum Maximowicz)及一新记录种幌菊[Ellisio-phyllum pinnatum(Wallichex Bentham)Makino]. 王玉兵 陈发菊 梁宏伟 何泽卫22种木莲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英文)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SRAP标记分析技术探讨了22种木莲属植物的遗传亲缘关系。选用13对SRAP引物组合对木莲属22个种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种共扩增出981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4.8%;在Nei’s遗传相似性系数0.70处,UPGMA聚类将22个种分为5个类群,在0.715分为9个亚类;22种木莲属植物的Nei’s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625(乳源木莲与球果木莲之间)~0.914(中缅木莲与滇南木莲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6。其中中缅木莲、滇南木莲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14,两者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支持将巴东木莲、乳源木莲、滇桂木莲分别作为独立的种。 肖黎 马太洋 李晓玲 李秀兰 陈发菊关键词:木莲属 SRAP分析 亲缘关系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7 2010年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茎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62.5%。 黄翠 景丹龙 王玉兵 范深厚 陈发菊关键词:水杉 植株再生 诱导率 22种木莲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ISSR标记分析技术探讨了22种木莲属植物的遗传亲缘关系。选用10对ISSR引物组合对木莲属22个种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种共扩增出59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4.45%;根据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8处,UPGMA聚类结果将22个种划分为6个类群,在0.70处进一步可分为12个亚类群;22种木莲属植物的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605(乳源木莲与球果木莲之间)~0.956(中缅木莲与滇南木莲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8。说明木莲属植物种间差异性大。其中中缅木莲、滇南木莲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56,两者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同时支持将巴东木莲、乳源木莲、滇桂木莲分别作为独立的种。 肖黎 李晓玲 王玉兵 王希群 陈发菊关键词:ISSR分析 亲缘关系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EST从第四天开始出现新的酶带,表明酯酶代谢合成的增强;POD酶表达先减少后增加,在萌发后期出现两条新的酶带。这些同工酶的变化最终导致种子的萌发。 刘国勇 彭丽娟 陈发菊关键词:香果树 种子萌发 酯酶 过氧化物酶 光暗交替及全黑暗对水杉种子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光暗交替和全黑暗条件下水杉种子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ATPase)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杉种子的5种同工酶含量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明显优于全黑暗条件。其中,光暗交替条件下的5种同工酶与全黑暗条件相比,EST酶带数多,SOD和POD同工酶酶带数提前达到最多,且各时期的AMY和ATPase含量更高。证实光暗交替条件更利于水杉种子的萌发。 景丹龙 王玉兵 梁宏伟 王静 张德春关键词:同工酶 萌发 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胚胎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008年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3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3个退化,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花药外侧壁玫瑰红色,内侧有4个白色花粉囊,绒毡层有1层多核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形,四面体形,偶为T字形和线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巴东木莲花发育和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该物种的花器官发育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并不构成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因素。 陈发菊 李凤兰 梁宏伟 姚露 何正权关键词:巴东木莲 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巴东木莲雌蕊柱头蛋白的提取与双向电泳分离 被引量:6 2009年 优化巴东木莲雌蕊柱头蛋白的提取方法,并用双向电泳方法分离提取蛋白,得到分辨率高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胶上,开花前柱头蛋白有858个蛋白点,开花后的聚合雌蕊柱头有865个蛋白点。有1个蛋白点只在开花前柱头蛋白中表达,3个蛋白点只在开花后的聚合雌蕊柱头中表达。为分析花粉和柱头间的识别奠定基础。 刘国勇 梁宏伟 陈发菊关键词:巴东木莲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Analysis of Amyl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Isozymes During the Germination Proces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Seeds 被引量:17 2009年 [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amylase(AMY)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isozymes during the ger- mination proces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seeds. [ Metbod] By employ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 the expressions of AMY and SOD isozymes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 Result] The main AMY bands remained strong during the whole peri- od and a new band A2 appear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seed germination. Some new SOD bands occurred at the early stage, then be- came weak or disappeared in the middle period, and band S6 became intense in the late peried. [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AMY and SOD isozyme gene has temporal difference during germination of E. henryi Oliv seeds. 刘国勇 彭丽娟 陈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