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4-104161)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风瑞王德寿黄宝锋黄希贵张耀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南方鲇两种生长激素受体的结构分析及其组织分布和激素调节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东方(Fugurubripes)基因组中分离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GHR1(fGHR1)和GHR2(fGHR2)。随后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SmartTM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肝脏中克隆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生长激素受体,即GHR1(scGHR1)和GHR2(scGHR2)cD-NA,其全长分别为1985bp(编码602个氨基酸)和2300bp(编码553个氨基酸)。这两种受体都含有生长激素受体典型的标志性基序FGDFS,以及细胞内属于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共有的Box1和Box2序列框。同时两者又存在差异,表现在胞外半胱氨酸残基和胞内酪氨酸残基数目的不同。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scGHR1和scGHR2在南方鲇各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scGHR1和scGHR2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在肝脏中两者的表达量最高。用17β-雌二醇(E2)、17α-甲基睾酮(MT)和可的松(cortisol)对南方鲇进行药物处理,结果表明E2能够下调肝脏scGHR1和scGHR2mRNA水平,而MT上调scGHR1和scGHR2mRNA水平。同时,经cortisol处理后scGHR1mRNA表达水平上升,而scGHR2mRNA表达水平不变。
- 章力黄希贵焦保卫吴风瑞王德寿
- 关键词:南方鲇生长激素受体激素调节
- 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的最适参数被引量:10
- 2006年
- 用紫外线照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精子,用遗传失活的精子人工授精,采用热休克方法抑制南方鲇第二极体的排出。根据热休克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三因子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探索获得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的最理想条件。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精子15 min,热休克起始时间为受精后5 min,持续时间为1 min,休克温度为41℃,对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最有利。该实验为进一步分析人工繁殖南方鲇的雌化机制以及南方鲇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吴风瑞张修月王德寿
- 关键词:南方鲇雌核发育技术参数
- 南方鲇Vasa基因两种亚型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分离到Vasa基因的两个亚型scVasa和scVasa-s。它们是同一基因在5′端经选择性剪接的产物,其cDNA全长分别为2525bp和2438bp,编码662和641个氨基酸。两者均具有DEAD-box家族成员特有的8个保守基序和Vasa的典型特征。南方鲇Vasa与银鲫相似性最高(73.3%)。两个亚型均特异地表达于雌雄性腺中。原位杂交结果表明:scVasa主要在卵巢Ⅰ、Ⅱ时相的卵母细胞和精巢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生殖周期中,两种亚型在以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体的卵巢恢复期表达均高于以Ⅲ-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体的卵黄生成期。
- 胡重江吴风瑞刘智皓黄宝锋张耀光王德寿
- 关键词:南方鲇选择性剪接RT-PCR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