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057)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闫建芳齐晓辉张晓敏白湜王皓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海洋放线菌
  • 3篇放线菌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物防
  • 1篇生防菌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石油降解
  • 1篇石油降解菌
  • 1篇小单孢菌
  • 1篇菌种
  • 1篇菌种鉴定
  • 1篇抗生素
  • 1篇溃疡病
  • 1篇溃疡病菌
  • 1篇降解
  • 1篇降解菌
  • 1篇降解率
  • 1篇降解性
  • 1篇降解性能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大连民族大学
  • 3篇大连市农业科...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作者

  • 2篇赵柏霞
  • 2篇闫建芳
  • 1篇刘志恒
  • 1篇刘秋
  • 1篇刘长建
  • 1篇刘限
  • 1篇王皓
  • 1篇白湜
  • 1篇张晓敏
  • 1篇齐晓辉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绿色生态可持...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洋放线菌B80的分类鉴定及其挥发性代谢产物研究
从大连新港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海洋放线菌B80。采用平皿对扣培养检测其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分类地位,采用C18 Mono Trap捕集法收...
闫建芳刘秋赵柏霞刘志恒齐小辉刘长建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生物防治
小单孢菌科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小单孢菌科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生长缓慢但可产生多种抗生素的稀有放线菌。本文主要从分布情况、分类地位、分离方法和产抗生素等方面介绍了小单孢菌科的研究进展,并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对其典型菌属(小单孢菌属)的进化关系,以及该属菌株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还对小单孢菌科菌在分离新型抗菌药物及抗肿瘤抗生素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晓敏刘秋刘限王皓闫建芳刘长建齐晓辉白湜
关键词: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
番茄溃疡病生防菌YH23的发酵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闫建芳刘秋赵柏霞刘志恒刘志恒刘长建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番茄溃疡病菌发酵条件优化
海洋放线菌B80的分类鉴定及其挥发性代谢产物研究
从大连新港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海洋放线菌B80。采用平皿对扣培养检测其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分类地位,采用C18 Mono Trap捕集法收...
闫建芳刘秋赵柏霞刘志恒齐小辉刘长建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不同微生物组合对石油烷烃降解性能的比较分析
2019年
以大连石油污染海域的海洋沉积物作为分离样品,以天然海水培养基分离获得13种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并通过模拟海底低温微氧环境,以原油作为唯一碳源,评价了13种微生物的石油降解性能。GC-M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组合G6及其构建菌株P73和P83对烷烃的降解率逐渐升高。对于C>32的长链烷烃部分,尤其对于石油中的难降解组分如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降解,组合G6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由高效石油降解菌菌株P73和菌株P83构建的组合G6对于石油烷烃中很难降解和风化的长链烷烃具有强大的协同降解作用。
陈帅刘秋富洋袁烽皓张宛星赵乃琦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降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