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宁市科技局资助项目(JN2007019)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崔文邓莉刘志超马香玲刘建刚更多>>
相关机构: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假性淋巴...
  • 1篇重排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重排
  • 1篇假性淋巴瘤
  • 1篇合酶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机构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1篇刘建刚
  • 1篇马香玲
  • 1篇刘志超
  • 1篇邓莉
  • 1篇崔文

传媒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与基因重排特点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PCR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无明显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细胞浸润与表皮之间有正常胶原带分隔。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20、CD3、CD45RO阳性)。13例CPL中,进行TCR-β基因重排时: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重排阳性(15.4%);IgH基因重排时: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结论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刘志超刘建刚马香玲邓莉崔文
关键词: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