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3D-5006-0606)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宝民张源马海楠韩瑜葛树奎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新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碳纤维表面修饰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纳米碳纤维(CNF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情况,对其进行高温纯化处理,以甲基纤维素(MC)为分散剂,制备分散良好的CNFs悬浮液.采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高温处理对CNFs的影响,通过测定悬浮液的紫外可见光吸光度、等温吸附曲线、zeta电位及表面张力等方法研究了MC对CNFs分散性能的影响,并讨论分析了MC对CNFs的分散机理.结果表明:MC的加入使CNFs悬浮液的zeta电位由-15.4 mV升至0,表面张力由38.87 mN/m降至36.54 mN/m;等温吸附曲线表明MC在CNFs的表面为"单阶段吸附",当MC的质量浓度达到0.4 g/L时,MC在CNFs表面饱和吸附;当CNFs达到最佳分散状态时,MC与CNFs的质量比为2∶1.
- 王宝民马海楠张源Chuan Fook Lai
-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甲基纤维素表面修饰
- 碳纳米管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及机理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探求碳纳米管在水性体系中的有效分散方法及分散性能,以阿拉伯胶(GA)、曲拉通(Tx1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B)、十二烷基磺酸钠(SDS)4种表面活性剂(SAA)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分散剂,采用SAA超声分散法及酸处理法制备了11种分散液。结合静置离心法研究了不同种类SAA单掺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单掺GA对MWNTs分散效果最好,离心170 min后才开始分层。首次采用紫外分光光谱吸光度法评价了不同种类SAA复掺及SAA掺量变化对MWNTs分散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复掺Tx100与GA效果最好;当GA掺量为0.45 g/L时效果最好;比较二者分散效果后知:GA掺量为0.45g/L的悬浮液分散效果最佳。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混酸氧化后MWNTs表面的基团,分析可知:经混酸处理后,MWNTs表面成功引入了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
- 王宝民韩瑜葛树奎张源
- 关键词:碳纳米管超声处理酸处理分散性水性体系
- 聚合物改性及纳米碳材料增强SiO2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SiO2气凝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绝热、电学、生物学、医学、航空航天、催化、吸附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聚合物改性SiO2气凝胶及纳米碳材料掺杂SiO2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并对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赵磊袁大伟王宝民
- 关键词:SIO2气凝胶改性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
-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纳米碳纤维的分散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散剂,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碳纤维(CNFs)悬浮液,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Zeta电位法、表面张力测试、透射电镜(TEM)观察、扫描电镜(FESEM)观察和静置离心法,对不同SDS浓度的CNFs悬浮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对SDS的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SDS质量浓度达到1.6g/L时,CNFs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最好,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SDS溶液表面张力最低。TEM和FESEM观察发现,分散后的CNFs团聚现象消失,表面有吸附膜形成,证明在分散过程中,SDS会吸附于CNFs表面,使表面张力下降,并通过自身电离产生的静电斥力与疏水链段的空间排斥力共同作用来实现CNFs的分散。
- 王宝民马海楠张源
-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ZETA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