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46802-05)

作品数:19 被引量:972H指数:16
相关作者:刘庆吴彦何海林波尹华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亚高山
  • 10篇针叶
  • 10篇针叶林
  • 9篇亚高山针叶林
  • 6篇川西亚高山
  • 5篇云杉
  • 5篇土壤
  • 4篇群落
  • 4篇川西亚高山针...
  • 3篇植物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硝化
  • 3篇硝化作用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养分
  • 2篇幼苗
  • 2篇森林凋落物
  • 2篇生理生态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18篇刘庆
  • 10篇吴彦
  • 9篇何海
  • 9篇林波
  • 4篇庞学勇
  • 4篇尹华军
  • 3篇刘世全
  • 3篇陈劲松
  • 3篇潘开文
  • 3篇刘义
  • 2篇乔永康
  • 2篇陈庆恒
  • 1篇曾宗永
  • 1篇陈林武
  • 1篇吴宁
  • 1篇杨燕
  • 1篇沈昭萍
  • 1篇乔永康
  • 1篇赵常明
  • 1篇胡泓

传媒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山地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7
2001年
研究了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 17种土壤理化指标对多样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着恢复年代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乔、灌、草各层物种组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多样性的恢复十分缓慢。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 ,其中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表征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物理指标 ,随着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得到改善 ;枯枝落叶贮量、有机质含量、水解性酸和 Ca、Mg、P含量等土壤营养功能指标也随乔、灌层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 ,土壤 K2 O含量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少 ;并建立了上述 9项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数学模型。其余 8项指标与多样性指数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
吴彦刘庆乔永康潘开文赵常明陈庆恒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因子植物群落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06年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是氮素损失的潜在途径,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可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由此带来环境危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子。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两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学过程,针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1)改进实验方法、加强对总硝化作用的研究;2)进一步探索森林生态系统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规律;3)注重对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刘义陈劲松刘庆陈林武
关键词:N循环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0
2001年
通过对成都市城区边缘及郊区 6个样地慈竹林竹株的实地观测和取样分析 ,发现成都市城区边缘及青白江区的慈竹普遍生长不良 ,不同竹龄竹株的高度和胸径都比远郊崇州市怀远的慈竹要小 ,发育不良竹株竹杆内硅的含量显著偏高 ,初步分析硅的过多积累可能是慈竹竹杆脆化的一个明显指标 ;发育不良的慈竹竹杆含水量也普遍比生长状况好的慈竹竹杆含水量高。从样地土壤样品分析发现 ,慈竹生长不良的样地土壤偏酸或者偏碱。成都市区的降水普遍偏酸 ,降水中过高的SO2 -4 、NO-3 、Cl-和F-离子成分也可能是导致慈竹生长不良的环境因素。
刘庆何海沈昭萍
关键词:慈竹环境因子环境植物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被引量:27
2006年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PS)技术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总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总硝化作用的Q10值差异不显著(p<0.05);总硝化作用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及C/N相关不显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反硝化速率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反硝化速率与土壤中的C/N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全氮相关不显著。与反硝化作用相比,硝化作用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氮损失的影响可能更大。
刘义陈劲松刘庆吴彦
关键词:反硝化作用亚高山针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的生态学过程研究
亚高山针叶林是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森林主体,构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Ecological barrier),具有维持区域小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自20世纪40年代起,...
刘庆吴彦林波何海庞学勇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被引量:24
2002年
岷江上游地区在我国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具有代表性 ,由于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加剧 ,该区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简要介绍了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概况 ,讨论了关键种群在退化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应以典型的干旱河谷灌丛、亚高山森林和亚高山草甸等主要生态系统为对象 ,以关键种群为核心和切入点 ,重点研究干旱河谷指示植物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退化的关系、主要动植物种群变化在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亚高山关键种苗木定居及对退化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及其对系统中氮素归还的影响等 ,进而有助于在理论上阐述关键种群的生态功能 ,探讨关键种群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作用机理 ;在实践上为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需求提供理论依据 。
刘庆乔永康吴宁潘开文包维楷王跃招曾宗永
关键词:山地生态系统岷江上游
川西米亚罗地区亚高山针叶林建群种云杉土壤种子库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对川西米亚罗地区天然亚高山针叶林云杉种群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云杉种子雨过程从 2 0 0 2年 10月初到翌年 1月初 ,种子雨雨量 (n)为 5 79.99± 110 .84粒 /m2 ,其中种子下落主要集中在 11月 ,占种子雨总量的 5 7.80 % .种子雨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于 2 0 0 3年春季 (3月 )和夏季 (8月 )两次对该天然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取样 ,土壤种子库大小分别为 4 72 .8± 74 .82粒 /m2 和 185 .5± 89.95粒 /m2 ;腐烂种子分别为 39.6 0± 13.2 4粒 /m2和 12 0 .0± 6 3.39粒 /m2 ,腐烂种子比例由 8.39%增加到 6 4 .6 9% ;空粒种子分别为 118.8± 4 4 .6 6粒 /m2 和 6 5 .5± 2 6 .4 8粒 /m2 ,所占比例从 2 5 .14 %增加到 35 .31% .两次取样结果都表明 ,种子库种子主要集中在枯枝落叶层 ,分别占6 6 .17%和 6 6 .0 3% ,0~ 2cm层占 2 4 .73%和 2 3.4 5 % ,2~ 5cm层占 9.10 %和 10 .5 1% .到 8月 ,土壤中几乎所有云杉种子都失去活力 ,说明云杉种子库属于Thompson和Grime定义的第Ⅱ类型 ,即土壤种子库仅在冬季存在 ,在春季萌发 .土壤中春、夏、秋季种子很少或几乎没有 .林下云杉幼苗在 2 0 0 3年 6月 3号开始出现 ,在 6月中旬左右到达出苗高峰 ,累计平均幼苗数 4 .35株 /m2 .
尹华军刘庆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云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
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的生态功能被引量:27
2001年
森林凋落物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养分供应功能。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 ,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对平衡长江流域水分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关亚高山针叶林枯枝落叶层的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研究已成为该区域亚高山针叶林生态功能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热点 ,对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归纳分析了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主要类型及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枯枝落叶贮量、持水性能及其养分归还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等凋落物的生态功能。一般地 ,亚高山针叶林天然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度为 0~ 2 6cm ,平均贮量约为 4 0× 10 3 kg/hm2 ,持水量为 16.87~ 4 61.87× 10 3 kg/hm2 ,主要营养元素归还量为 878.4~ 385 4kg/hm2 ;人工云杉林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贮量为 6.8~ 2 6.7× 10 3 kg/hm2 ,主要营养元素归还量为32 3.3~ 12 4 6.2kg/hm2 ,排序为Ca >N >Mg >K >P。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性能都低于天然林 ,在对亚高山针叶林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特别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
林波刘庆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森林凋落物水源涵养养分供应生态功能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04年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云杉人工成熟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低于云杉人工幼林地,也低于同龄的次生阔叶林地,人工云杉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肥力严重退化。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碱解N等养分指标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解决当前人工成熟云杉林土壤退化的主要措施应因地制宜地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林地的微生态条件,尽量避免营造针叶纯林,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
庞学勇刘庆刘世全吴彦林波何海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生物学特性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被引量:52
2002年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养分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 ,结果表明 :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各养分含量变化总趋势为 :w(N)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树枝 >树干 ;w(P2 O5,K2 O ,CaO ,MgO) ,土壤 >凋落物 >针叶 >树枝 >树干 ;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养分含量是CaO >N >K2 O >MgO >P2 O5,而在土壤中养分含量是CaO >K2 O >MgO >N >P2 O5.养分贮量以天然云杉林最高 ,且主要集中在土壤中 (占 6 9%) ,而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增加 ,土壤中养分贮量则先升后降 ,人工和天然云杉林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主要集中在针叶 ;云杉林养分年积累量以天然林最高 ,在人工林中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养分年积累量随之增加 ,人工云杉幼林以N、CaO积累为主 ,而成熟林则以CaO、N积累为主 .养分的吸收、存留量天然林高于人工云杉林 ,人工云杉成熟林和天然林的利用系数和周转期相似 ,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吸收、存留量增大 ,利用系数降低 ,归还量和循环系数先增后降 ,周转期则变长 ,人工云杉林利用系数顺序为 :CaO >MgO >N >K2 O >P2 O5,周转期顺序为 :P2 O5>K2 O >MgO >N >CaO .表 5参
庞学勇胡泓乔永康潘开文刘世全陈庆恒刘庆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养分循环云杉人工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