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611005)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亚伟李远兵金胜利赵雷李淑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炭砖
  • 2篇孔结构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钛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氧化钛
  • 1篇热导率
  • 1篇粒度
  • 1篇铝热还原
  • 1篇加入量
  • 1篇硅粉
  • 1篇二氧化钛
  • 1篇

机构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金胜利
  • 3篇李远兵
  • 3篇李亚伟
  • 2篇葛山
  • 2篇陈希来
  • 2篇李淑静
  • 2篇赵雷
  • 1篇甘明亮
  • 1篇高运明
  • 1篇杨大兵
  • 1篇聂建华

传媒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耐火材料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热导率与硅粉加入量的关系被引量:8
2008年
以电煅无烟煤(5~3、3~1、≤1及≤0.088 mm,w(固定碳)=95.17%,w(挥发分)=0.37%,w(灰分)=4.14%)、鳞片石墨(≤0.147和≤0.074 mm,w(固定碳)=96.5%)、棕刚玉粉(≤0.074 mm,w(A l2O3)=93.5%,w(TiO2)=2.3%)和硅粉(≤0.043 mm,w(Si)=96.37%)为原料,固定骨料与细粉的质量比为60∶40,细粉中硅粉和电煅无烟煤细粉总量固定为14%(质量分数),改变硅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5%、8%、10%、14%,以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乌洛托品作固化剂制成炭砖,于1 400℃3 h埋炭焙烧,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硅粉加入量的焙烧炭砖的孔结构及热导率。结果表明:因炭砖焙烧过程单质硅原位反应形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陶瓷相,填充、阻隔或封闭了气孔,故硅粉加入量控制着试样内部的气孔分布、平均孔径和孔径<1μm气孔的孔容积率;受材料组成和孔结构变化影响,炭砖的热导率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硅粉加入量增加,试样中孔径分布范围由宽变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1μm孔的容积率增加,气孔呈微孔化趋势;当试样中硅粉加入量超过8%时,气孔的平均孔径<0.3μm,<1μm孔容积率超过70%,试样的热导率急剧下降。
李亚伟陈希来李远兵金胜利葛山赵雷李淑静
关键词:炭砖硅粉孔结构热导率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导热系数与硅粒度变化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分别含3种不同粒度硅粉(中位径分别为2.3、45.0、115.6μm)焙烧炭砖试样中的孔结构和导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含硅粉的炭砖试样经焙烧后内部均生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相,粒度过粗,试样内有单质硅残留;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生成碳化硅晶须的长径比变小。对所选用的3种粒度硅粉,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焙烧后炭砖试样的孔径分布范围逐渐变窄,小于1μm气孔孔容积变大,而平均孔径变小。受炭砖试样组成和孔结构影响,硅粉粒度变小,导热系数下降。细小气孔容积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关系,即细小气孔增多,导热系数下降。
陈希来李亚伟李远兵金胜利葛山赵雷李淑静
关键词:炭砖孔结构导热系数
反应气氛对铝热还原氧化钛合成氮化钛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在流动氮气和埋炭条件下铝热还原氮化TiO2的反应过程,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试和观察两种气氛中不同温度下处理后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显示,与流动氮气氛下一样,在埋炭气氛下采用铝热还原氮化法可以制备氮化钛复相材料,但处理气氛明显影响着铝热反应的程度及产物的形貌,在埋炭条件下处理后的产物中氮化钛含量、晶粒大小、晶格常数明显低于流动氮气氛下处理产物中上述各项值;热力学计算发现埋炭条件下铝除参与铝热还原反应外,还与炭粉床中氧发生反应,使参与铝热反应的金属铝不足,造成产物中有剩余的金红石存在。
甘明亮李亚伟聂建华金胜利李远兵杨大兵高运明
关键词:二氧化钛铝热还原氮化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