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90156)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魏刚李明东李霞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安居还要乐业:以农牧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推进西藏新农村建设被引量:1
- 2014年
- 西藏新农村建设是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开始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要解决农牧民的安居和乐业问题。安居工程实施多年,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但安居之后还要乐业,农牧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文章结合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透过农牧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探寻优化进一步提高西藏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以发展农牧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推进西藏新农村建设,从而全面实现西藏农牧民的安居与乐业。
- 魏刚
- 关键词: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
- 从经济增长到跨越式发展——关于西藏发展转型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多年来西藏在中央关心、地方援助的工作机制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传统发展方式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缺乏互动,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生态资源优势逐步丧失。中央第四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并丰富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内涵。文章立足于西藏已有优势,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援藏工作机制等方面来提出推动西藏由经济增长向跨越式发展转型的理论建议。
- 魏刚
- 关键词:经济增长跨越式发展
- 新时期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 2017年
- 我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增速放缓、创新驱动和优化结构的新常态。西藏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受到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牧民增收问题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西藏农牧区实地考查,从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历史、收入现状、增收制约因素等方面对西藏农牧民增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研究结论有助于西藏政府在新时期把握促民增收的发展机遇,促使西藏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李明东魏刚
- 关键词:农牧民增收
- 新时期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 2016年
- 我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增速放缓、创新驱动和优化结构的新常态,西藏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受到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牧民增收问题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西藏农牧区的实地考查,从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历史、收入现状、增收制约因素等方面对西藏农牧民增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研究结论有助于西藏政府在新时期把握促民增收的发展机遇,促使西藏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李明东魏刚
- 关键词:农牧民增收
- 西藏农牧民定居工程后续产业支撑思考
- 2019年
- 始于2006年的西藏安居工程彻底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状况和生活条件,实现了广大农牧民的定居生活,西藏从此迎来了农牧民定居的新时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决定了该地区的生产方式与产业布局,又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当地政府通过推行民生工程改变游牧民的生活状态后,客观上就应该要加快调整和优化原有的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这样才能真正让农牧民在安居后还能实现乐业,实现定居又定心。本文通过对西藏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考察,运用产业经济相关理论,对后定居时代的西藏产业布局提出一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
- 魏刚
- 西藏安居工程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与改革思考
- 2013年
- 安居工程是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推进安居工程有利于彻底解决西藏农牧民人畜共饮、人畜共居矛盾,有效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状况,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推进西藏安居工程应着力解决现行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补贴标准、信贷资金和农牧民增收等角度切入,思考怎样更好地保障西藏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环节,确保广大农牧民能真正买得起、住得进。
- 魏刚李霞
- 关键词:安居工程民生工程信贷资金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