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02-2-KJ-YJ-26)

作品数:2 被引量:60H指数:2
相关作者:潘克厚石娟林黎明朱葆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等鞭金藻
  • 1篇生化成分
  • 1篇水化合物
  • 1篇碳水化合物
  • 1篇球等鞭金藻
  • 1篇总脂
  • 1篇绿色巴夫藻
  • 1篇金藻
  • 1篇光强
  • 1篇光照
  • 1篇光照条件
  • 1篇GALBAN...
  • 1篇ISOCHR...
  • 1篇不同光照
  • 1篇不同光照条件
  • 1篇VIRIDI...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作者

  • 2篇潘克厚
  • 1篇石娟
  • 1篇朱葆华
  • 1篇林黎明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温度对2种饵料金藻保存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在室温25℃±2℃,4,-5,-22℃下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保存效果,通过测定其存活率以及主要脂肪酸的变化情况筛选出了2种金藻的适宜保存温度。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短期内(30~45d)在-5℃下保存效果最好,较长期(45d以上)保存则应在-22℃,而球等鞭金藻则在-22℃下保存效果最好。
朱葆华潘克厚林黎明
不同光照条件对小新月菱形藻和等鞭金藻8701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52
2004年
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minutissima)(MACC/B228)和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MACC/H060)在4种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光强下、不同时期收获的藻细胞中总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光强70μmol·s-1·m-2时细胞分裂频率(μ)最大,最适光强70~140μmol·s-1·m-2;260μmol·s-1·m-2光强能导致细胞分裂频率变慢,指数期缩短。等鞭金藻8701在光强140μmol·s-1·m-2时μ值最大,260μmol·s-1·m-2下略有降低。2种藻均在低光下脂肪含量多,小新月和等鞭金藻脂肪含量分别占干重的25.5%~35.3%和28.3%~37.5%;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少,分别占干重的5.5%~18.2%、3.9%~11.4%;在高光强下相反。不考虑光照条件的影响,2种藻细胞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在静止期达到最大,分别占干重的18.98%和23.32%。小新月菱形藻在70μmol·s-1·m-2光强下的指数期细胞有最大的脂肪含量,等鞭金藻的最高脂肪含量出现于光强20μmol·s-1·m-2下指数末期的细胞中。二者在光强140μmol·s-1·m-2下生长且进入静止期时均可获得较大生物量,同时细胞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
石娟潘克厚
关键词:光强总脂碳水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