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21604)

作品数:42 被引量:282H指数:10
相关作者:黄佐华苗海燕王锡斌蒋德明白博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燃烧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燃烧速度
  • 5篇甲醚
  • 5篇二甲醚
  • 5篇层流燃烧
  • 4篇预混
  • 4篇换热
  • 4篇混合气
  • 4篇层流燃烧速度
  • 4篇产氢
  • 3篇多孔介质
  • 3篇氧气
  • 3篇氢气
  • 3篇自然对流
  • 3篇马克斯坦长度
  • 3篇掺混
  • 2篇电化学
  • 2篇对流换热

机构

  • 41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新疆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迈阿密大学

作者

  • 16篇黄佐华
  • 10篇苗海燕
  • 9篇王锡斌
  • 8篇蒋德明
  • 8篇郭烈锦
  • 6篇白博峰
  • 4篇王秋旺
  • 4篇何茂刚
  • 4篇张海滨
  • 4篇陈朝阳
  • 4篇孙慧娟
  • 4篇曾敏
  • 4篇张颖
  • 3篇曾科
  • 3篇刘利
  • 3篇钟秋
  • 3篇朱瑞军
  • 3篇王刚
  • 2篇严俊杰
  • 2篇卫立夏

传媒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内燃机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3篇Scienc...
  • 2篇计算物理
  • 2篇Chines...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

  • 2篇2010
  • 13篇2009
  • 20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nS-CuInS2制备新方法及其光催化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研究了固溶体催化荆ZnS-CuInS2制备方法,通过筛选,发现通常单独采用提高材料结晶度的高温煅烧和水热合成这2种传统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催化剂的结晶度及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通过XRD、B...
郭鹏慧郭烈锦
关键词:光催化制氢
文献传递
喷嘴入射方式对气体-液滴群掺混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冷态方面研究了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二次掺混室内横流气体和通过压力旋流喷嘴雾化的液滴群的掺混情况。提出了掺混度、不均匀浓度因子和等浓度线这3种特征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喷嘴入射角度情况下,液滴群对横向交叉气流的影响以及气流对液滴群掺混的作用。结果表明,液滴群的加入使气流中产生了尺度不同的涡,促进了湍流;喷嘴附近的掺混初始阶段,大涡作用使液滴分布很不均匀,喷嘴下游,涡的尺度减小,对液滴的扩散影响减弱,但初始的喷雾形态和液滴趋向高应变和低涡量区域造成了壁面处液滴浓度仍然高于其他区域;喷嘴垂直无偏入射的掺混优于轴向或切向入射;轴向向上游偏转入射优于向下游偏转入射;切向偏转角度越大,越不利于掺混。
孙慧娟白博峰张海滨刘利
关键词:数值模拟掺混
基于虚拟仪器的光电化学测试系统研制
2009年
成功建立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光电化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高压短弧氙灯作为全波谱光源,通过光栅单色仪获得单色光照射光电极,使用锁相放大技术在恒电位仪控制电势的条件下对光电极进行光电化学转化效率(Incident Photon-to-Current Efficiency,IPCE)测试。采用Labview编制的软件对系统进行控制,利用通用接口总线(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GPIB)和串口对系统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并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李明涛苏进展郭烈锦
关键词:光电化学太阳能氢能光电转化效率
高温高压下二甲醚—空气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定容燃烧弹内研究了初始压力为0.5 MPa时,不同初始温度和燃空当量比下二甲醚—空气混合气预混层流火焰的层流燃烧速率和马克斯坦长度,分析了火焰拉伸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响。基于容弹燃烧的双区模型计算了预混层流燃烧的燃烧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的无拉伸火焰传播速率和无拉伸层流燃烧率增加;对于给定的初始温度,在化学当量比偏浓混合气一侧存在一个层流燃烧速度的峰值;随初始温度和当量比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值减小,火焰前锋面的不稳定性增加;最大燃烧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压力升高率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韦良杰黄佐华陈朝阳张煊
关键词:二甲醚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倾斜度及温度震荡频率对三维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对三维多孔介质倾斜方腔内非稳态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腔体右壁面(X=1)保持恒温T0,左壁面(X=0)基于温度T0按正弦规律变化,其他所有壁面保持绝热.采用Brinkman扩展达西模型及SIMPLE算法模拟方腔内的流动.方腔沿y轴转动倾角α1的变化范围为0°~90°,沿x轴转动倾角α2的变化范围为0°~45°,无量纲温度震荡频率f的变化范围为5π~90π.详细研究倾角和温度震荡频率对三维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倾角α1=46°,α2=45°及温度震荡频率f=45π时,方腔内的换热最强.
杨剑曾敏王刚王秋旺
关键词:周期性边界条件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三维数值模拟
柴油机掺烧DMM的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了柴油掺混不同比例二甲氧基甲烷(0~50%DMM)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燃油和燃烧系统不作变动的条件下,随着二甲氧基甲烷在柴油中添加比例的增加,排气烟度逐步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折算成当量柴油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热效率增加。同一工况下,发动机排气碳烟和CO排放随二甲氧基甲烷的加入而降低,NOx则无明显的上升,HC排放随着二甲氧基甲烷的增加略有增加。混合燃料的放热规律与纯柴油相比预混燃烧量增加,扩散燃烧速率加快,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放热率偏高。柴油掺混30%DMM的混合燃料能够取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朱瑞军王锡斌苗海燕黄佐华蒋德明
关键词:热效率燃烧DMM柴油机
含油制冷剂R134a饱和液相运动黏度及表面张力实验测量被引量:5
2008年
以制冷剂R134a与润滑油的均匀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测量,其中实验温度范围为273.15~293.15K,润滑油牌号为Solest120且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10^-6、50×10^-6、80×10^-6、100×10^-6。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含油量的增加,合油R134a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且润滑油对R134a饱和液体运动黏度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对其表面张力的影响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同时,依据实验数据,采用数学中常用的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含油R134a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与温度、含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中运动黏度关系式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2.22%,表面张力关系式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0.43%。
何茂刚张颖费继友钟秋薛榕刘志刚
直喷式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放热规律与燃烧特征参数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直喷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掺氢混合燃料的放热规律与燃烧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氢气体积分数的增加,中、低负荷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增加,大负荷下有效热效率高且基本上不随氢气体积分数变化;随着氢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混合燃料放热率曲线相位提前,快速燃烧期缩短,放热率增加,此现象在低转速工况下更为明显,表明气流速度较低时掺氢对提高混合燃料燃烧速率作用明显;缸内最高燃气平均温度、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大放热速率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
王金华方宇黄佐华刘兵曾科苗海燕蒋德明
关键词:缸内直喷发动机天然气放热规律
2,5-二甲基呋喃/氧气/氩气低压预混层流火焰燃烧中间物种的鉴定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结合分子束采样技术,研究了燃烧当量比(φ)为2.0的2,5-二甲基呋喃(DMF)/氧气/氩气低压预混层流火焰燃烧特征,得到DMF火焰的光电离质谱和燃烧中间物的光电离效率谱.将实验测量得到的电离能与文献中的电离能或者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abinitio)方法得到的理论电离能比较,确定了DMF燃烧中间物种的化学结构.在DMF火焰中探测到了包括呋喃类、芳香烃、自由基等在内的70多种分子和自由基.
吴学松卫立夏黄佐华袁涛张奎文
RESEARCH ON THE BEST SLOPE GRADIENT OF SLOPE SOLAR INDUCED CONVECTIVE FLOW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monthly average solar radiation data from 1991 to 2000 year of China and the theory of the solar ...
Wei Jing Wang Fenghao School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Civil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