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20020438)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20020438)

作品数:21 被引量:177H指数:11
相关作者:卢中秋程俊彦周铁丽李景荣黄唯佳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弧菌
  • 20篇创伤弧菌
  • 11篇创伤
  • 9篇药物
  • 9篇脓毒
  • 9篇菌药
  • 9篇抗菌
  • 9篇抗菌药
  • 9篇抗菌药物
  • 5篇脓毒症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创伤弧菌感染
  • 5篇创伤弧菌脓毒...
  • 4篇血症
  • 4篇脓毒血症
  • 4篇流行病学特点
  • 4篇弧菌感染
  • 4篇肝病
  • 4篇败血症

机构

  • 25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25篇卢中秋
  • 17篇周铁丽
  • 15篇程俊彦
  • 10篇胡国新
  • 9篇李景荣
  • 9篇李秉熙
  • 8篇张秀华
  • 8篇黄唯佳
  • 6篇吴斌
  • 6篇卢才教
  • 5篇陈寿权
  • 5篇赵初环
  • 4篇邱俏檬
  • 2篇方周溪
  • 2篇邹长林
  • 2篇陈雷
  • 2篇李惠萍
  • 2篇潘景业
  • 2篇李海燕
  • 1篇李秉煦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38
2003年
卢中秋李秉熙黄唯佳程俊彦周铁丽
关键词:创伤流行病学
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病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深入了解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病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方法分别取4例创伤弧菌脓毒血症患者下肢病变组织和10只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小鼠主要脏器活检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患者下肢病变组织和小鼠主要脏器主要表现为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间质水肿,胶原纤维疏松、溶解,胞质溶解,细胞膜破裂,细胞器散在分布,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受累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炎症性改变,且为多脏器损害。
吴斌卢中秋赵初环方周溪陈锡文胡国新周铁丽
关键词:病变组织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细胞超微结构脏器细胞器
创伤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03年
卢中秋程俊彦陈志康
关键词:创伤弧菌感染流行病学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创伤弧菌 ( 6.0× 10 8cfu/ml,0 .6ml/10g小鼠 )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后 1h、2h、3h ,分别以人体常用治疗量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氯霉素、多西环素 (灌胃 )、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单独或联合用药 ,观察存活小鼠数及小鼠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创伤弧菌感染早期上述 7种抗菌药物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疗效最好 ,亚胺培南治疗效果较差。头孢哌酮 +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奈替米星、奈替米星 +多西环素联用能显著增加治疗效果 ,小鼠主要脏器超微结构损伤恢复正常。结论 及早选用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头孢哌酮与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与奈替米星。
卢中秋张秀华周铁丽胡国新程俊彦李景荣
关键词:联合用药抗菌药物药物治疗创伤弧菌感染
七种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实验治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 7种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实验治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方法 :创伤弧菌(6.0× 10 11CFU·L-1)经ip感染小鼠后 1h ,分别应用ip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泰能 )、氯霉素、多烯环素、硫酸奈替米星、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抗菌药物 5个剂量级进行治疗 ;小鼠经ip感染创伤弧菌后 0 .5、1、2、3h分别用人体治疗量的上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存活小鼠数及小鼠的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创伤弧菌感染后 1h应用 5个剂量级即使是小剂量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后血培养阴性 ,脏器超微结构损伤恢复 ,感染0 .5~ 1h后应用人体剂量的这些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2h后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钠、乳酸左旋氧氟沙星疗效最好 ,3h后治疗效果差 ,加大剂量抗菌效果增加 ;泰能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及早大剂量应用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临床治疗该病时选用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钠、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提供可靠依据。
胡国新卢中秋周铁丽张秀华李惠萍刘刚
关键词:药理学创伤弧菌抗菌药物量效关系时效关系
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的作用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联合自由饮酒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右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制作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15只,随机分1~3组,分别于染菌后12h经腹腔注射药物,1次12h,治疗10d。第1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第2组应用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第3组应用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乌司他丁。观察大鼠的活动、皮肤黏膜颜色、右下肢感染创口、存活数等。第1组大鼠死亡后,第2组和第3组治疗10d后颈动脉取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取大鼠右大腿肌肉、肝脏、肺脏的电镜标本,观察治疗前后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各组大鼠12h后,皮温升高,右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急促。第1组大鼠均在24~48h内死亡,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培养出创伤弧菌。2、3组大鼠药物治疗后,精神萎靡状态及呼吸急促等明显改善,3~5d后患侧大腿病变处溃破糜烂,10d后两组大鼠均存活,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培养均为阴性。第3组与第2组比较,前者状态恢复好。抗菌药物治疗前后主要脏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减轻更为显著。结论应用足量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乌司他丁的疗效更佳,为临床治疗创伤弧菌脓毒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卢中秋赵初环李惠萍李海燕吴斌李景荣胡国新黄唯佳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乌司他丁脓毒症创伤弧菌感染肝病模型下肢感染
慢性肝病患者并发创伤弧菌脓毒症研究现状被引量:16
2007年
洪广亮卢中秋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肝病
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极为凶险,病死率超过50%。但由于病例分散,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循征依据的诊治方案或指南。方法基于本课题组经过近10年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提出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希望能有助于创伤弧菌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在本方案中,我们提出:①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患者4—11月急起发热,肢端特征性血性大疱样皮损、甚至大范围皮肤及肌肉坏死,迅速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慢性肝病或长期嗜酒史以及近1~2周内有生食海鲜或接触带菌海水史等。②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最佳。③早期对病变肢体进行外科干预及综合支持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本方案的推荐意见有助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这只是初步的草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卢中秋卢才教邱俏檬潘景业程俊彦李景荣吴斌
关键词:创伤弧菌诊疗方案临床诊断标准三代头孢菌素诊治方案
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致病性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被引量:15
2004年
李景荣卢中秋赵初环程俊彦李海燕吴斌
关键词:弧菌脓毒血症抗菌药物乌司他丁
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致病性及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致病性和抗菌药物的实验治疗。方法:观察不同菌量的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性,观察死亡小鼠的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对创伤弧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创伤弧菌(3.0×10~8cfu/ml)经ip感染小鼠后...
卢中秋周铁丽胡国新张秀华李秉熙陈寿权
关键词:抗菌药物创伤弧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