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091)

作品数:30 被引量:238H指数:10
相关作者:上官文斌张少飞姜立标曾祥坤段小成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永凯达齿轮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机械工程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传动
  • 5篇带传动
  • 5篇计算方法
  • 4篇动态特性
  • 4篇多楔带
  • 4篇多楔带传动
  • 4篇仿真
  • 3篇优化设计
  • 3篇振动
  • 3篇汽车
  • 3篇曲轴
  • 3篇控制策略
  • 3篇固有频率
  • 2篇动力学仿真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优化控制
  • 2篇扭转减振器
  • 2篇扭转振动
  • 2篇曲轴系
  • 2篇曲轴系统

机构

  • 29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宁波拓普集团...
  • 3篇无锡永凯达齿...
  • 2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吉利汽车...

作者

  • 20篇上官文斌
  • 5篇张少飞
  • 5篇姜立标
  • 4篇曾祥坤
  • 3篇段小成
  • 3篇程铖
  • 3篇王小莉
  • 3篇田晟
  • 3篇张智
  • 2篇陈超
  • 2篇刘坚雄
  • 2篇王红云
  • 2篇陈金华
  • 2篇王文涛
  • 2篇黄向东
  • 2篇何家寿
  • 2篇林浩挺
  • 1篇何竞松
  • 1篇杨嘉威
  • 1篇刘巍

传媒

  • 5篇振动.测试与...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汽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汽车技术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Journa...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楔带动态特性及带-轮间摩擦系数的测试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多楔带的刚度、阻尼系数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是单根多楔带驱动系统动态特性计算分析的重要参数。以汽车用6PK型多楔带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带的纵向静态和动态特性、弯曲刚度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了带长、初始张力、激振振幅和激励频率对带的纵向动刚度和阻尼系数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表征带的纵向动刚度和阻尼系数与带长、初始张力、激振振幅和激励频率关系的多项式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采用力锤激振的方法,测试带横向方向共振频率,通过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得到带的弯曲刚度,并分析了带的长度对带弯曲刚度的影响。测试并研究带的初始张力、带-轮间的包角和轮的转速对带-轮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得到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带-轮间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
上官文斌曾祥坤刘泰凯段小成王亚杰
关键词:多楔带
超弹性本构模型对橡胶隔振器静态特性预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通过对某橡胶材料标准试件的单轴拉伸、平面拉伸和等双轴拉伸的应力-应变数据的测试,并利用最小二乘原理识别了5种常见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的参数,对比了不同模型间的拟合精度。以某款车型的橡胶隔振器为实例,计算不同本构模型在3种典型工程应变下的力-位移曲线,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oney-Rivlin模型在处理较小应变数据时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计算稳定性,Van der Waals模型和3阶Ogden模型在处理较大应变数据时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王文涛上官文斌段小成
关键词:橡胶
阻尼多楔带传动系统建模及带滑移控制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考虑多楔带的阻尼特性和带在带轮上的蠕变对带张力的影响,建立了阻尼多楔带传动系统旋转运动模型,给出了带张力和各带轮的旋转角位移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引入了滑移因子预测滑移现象的发生。分析研究多楔带阻尼对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及当多楔带传动系统结构参数确定时,张紧器预载荷、安装角对带滑移的影响。建立的阻尼多楔带传动系统旋转运动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为带传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带滑移控制的分析为带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王红云上官文斌张少飞
关键词:多楔带传动
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中各带段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将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中相邻两轮之间的带段简化成纵向运动梁,推导了纵向运动带(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方程。以一典型的三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带附件驱动系统为例,分别运用轮-(梁)带耦合模型(将带简化为梁)和单根纵向运动梁(带)模型,计算分析了附件驱动系统中各带段的横向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当带的弯曲刚度较小和带速较低时,可以利用单根纵向运动梁(带)模型计算得到带的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该文的计算方法和结论,为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中带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分析提供了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
上官文斌杨嘉威冯骁
关键词:带传动固有频率计算方法
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的矿卡转向运动学仿真
2014年
以220t矿卡自卸车转向系统为基础,建立转向梯形在空间坐标下的运动学方程,并考虑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的影响,在ADAMS软件中建立模型验证其正确性.重点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双审判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程序,针对变量梯形臂长K、底角Φ求解全局最优化转向特性,使220t矿卡自卸车内外轮转角满足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阿克曼转向几何关系,实现车轮在转向时作纯滚动.与ADAMS优化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的优化效果更明显.实车轮胎对比性试验证明其转向设计更加合理,改善了矿卡自卸车较为严重的轮胎磨损现象,延长了轮胎工作寿命.
姜立标程铖何家寿刘坚雄
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式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建立了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化方法,以适用于不同布置形式的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特性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特性的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两个不同布置形式的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到了这两个不同布置形式的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带的稳态张力、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带段的动态张力和最大轮毂载荷等。将部分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通程式方法的可行性。
张少飞上官文斌
关键词:多楔带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实测与计算方法被引量:22
2011年
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张紧器的阻尼和干摩擦转矩力及多谐波激励的作用,建立了八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皮带的静态和稳态张力、系统的固有频率、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张力波动和带-轮间滑移因子的计算方法.多楔带传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建模方法、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时,各带段的动态张力幅值和各个轮的滑移因子要比考虑带的蠕变时大.
曾祥坤上官文斌侯之超
关键词:多楔带试验测试
基于拟合波型的正面碰撞胸部减速度比较计算被引量:4
2011年
在正面碰撞车体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中,需要把复杂的减速度拟合成简化的波型.文中通过计算等效方形波ESW、尖顶等效方形波TESW和等效双梯形波EDTW 3种简化波型,发现EDTW积分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曲线与实际曲线拟合得最好;通过比较基于ESW、TESW和EDTW的胸部减速度,发现基于TESW的胸部减速度峰值与实际峰值最接近.同时,提出采取EDTW包络线和取TESW平均值来设计目标车的思路,利用组合"拟合"方案,进行基于EDTW的车体结构设计和基于TESW的乘员约束系统设计.结果表明:简化的拟合波型TESW和EDTW可以用来指导目标车正面碰撞安全的初步设计,使胸部减速度符合设计目标.
田晟黄向东杨蔓陈金华
关键词:汽车工程车体结构
多楔带传动系统带横向振动计算方法及优化控制
2010年
多楔带传动系统带横向振动的计算和控制是研究的难点。文中分别将带简化为弦线模型和梁模型,计算了典型三带轮多楔带传动系统中带横向振动的幅值;将基于弦线模型的带横向振动求解结果与梁模型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在带横向振动的计算中用弦线模型替代梁模型的可行性;并以稳定状态下带横向振动幅值最小和弦线模型与梁模型结果之间相对误差最小为目标,通过优化带的各设计参数,实现对带横向振动的控制。
张智上官文斌
关键词:多楔带传动优化设计
应用道路模拟机进行整车强化坏路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应用道路模拟技术将道路试验转移到台架试验,通过兼顾时域、频域、伪损伤的方法确保迭代精度,大大缩短道路试验周期。详细分析路谱采集和路谱编辑处理的方法,探讨试验台架系统识别中如何确保频响函数精度、路谱迭代精度的关键技术。以石块路为例,经过多次的迭代,根据时域、频域和伪损伤分别对迭代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模拟响应信号和道路原始响应信号吻合,实现载荷谱再现。最后通过台架耐久性试验,更快地再现了强化坏路试验中的车辆故障。
刘金龙宗太江龚晓琴姜立标
关键词:系统识别迭代耐久性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